三亞擬“定額用水”引熱議
■用水定額標準:每人每天233升水;網民:標準較低,所定水量根本不夠用
■水務部門:只在供水緊張時期才實施,今后或根據實際情況對標準進行調整
核心提示
針對三亞市城鎮人均生活用水量屬全國較高水平的狀況,近日,三亞市政府下發了《三亞市用水定額標準》,擬對市民用水進行定額,其中城鎮居民生活用水定額標準為每人每天233升,超額部分將支付比定額內用水更高的水價。
《三亞市用水定額標準》的出臺,引起當地市民和網民的熱議。三亞部分市民認為,用水定額標準太低,無法滿足市民的需要;一些網民質疑稱,政府部門制定用水定額標準沒有廣泛征求民意,沒有召開聽證會,該用水定額標準存在很多不合理性;一些小區物業的負責人則認為,三亞流動人口多,實行用水定額標準將會遇到很多難題。
對此,三亞市水務局有關負責人稱,三亞市用水定額標準由專家經過調研后制定,只是在供水緊張時期實施,今后還有可能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用水定額標準。
記者 馬俊虎 劉操 文/圖
網民發帖
用水定額標準較低,水不夠用
11月22日,一位網名為“藍兒”的網民在某網站發帖,對三亞市政府下發《三亞市用水定額標準》,擬對市民用水進行定額一事進行分析。“藍兒”稱,如果按每人每天用水233升的定額標準算,一個月(按30天算)每人共用6990升水,按一噸水等于1000升換算,相當于每人每月的用水定額為6.99噸。以一家三口為例,每個月的用水定額不足21噸。由于三亞一年四季大部分時間的氣溫都較高,用水量特別大,一個家庭每個月21噸水根本不夠用。有關部門在算這筆賬時,并沒有考慮到三亞市民的實際需求,這可能會給市民的生活帶來不便……該網帖還稱,根據三亞市水務局提供的資料,近年來三亞市的水管漏失率約為17%,而全國的水管漏失率約為12%。供水管道滴漏造成水資源浪費的現象應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
該網帖發出后,引發網民熱議。一位網民跟帖稱:“對居民生活用水進行定額,而且所定的標準比較低,說到底,就是想上調水價,這跟‘階梯水價’實質上是一樣的。”另一位網民則表示,每人每天223升水,應該算比較充足了,只要不浪費,這些水是能滿足市民的生活需求的。
當地市民
該措施或影響居民生活質量
昨日,記者分別走訪了三亞居民較密集的丹州小區、金雞嶺社區、月川老干區等,聽取市民對《三亞市用水定額標準》的看法。丹州小區D224棟的居民許先生在政府機關上班,家里共有3口人。許先生說,三亞市政府制定用水定額標準的目的是為了緩解城市用水緊缺的壓力,今年上半年,因為城市用水供給不足,他所居住的小區經常出現停水現象。“越是天氣熱的時候,越是缺水,別說一天用223升,能用上22升就不錯了。”許先生表示,從長遠來看,用水定額標準的實施將會使用水量降低,未來停水的天數可能會減少,但用水定額標準的實施難度較大。一方面,廣大市民對用水定額標準可能會有抵觸情緒;另一方面,三亞的流動人口較多,對實際用水人數的統計將比較困難。
三亞金雞嶺社區是外來務工人員居住較密集的社區之一,這里小型的住宅樓較多,一般是房東租賃給打工人員居住。采訪中,一個吳姓房東在了解了《三亞市用水定額標準》后說:“我這里很多房子都是公司租下來給員工住的,一套房子有時住幾個人,有時住十幾個人,我不可能每天統計他們究竟有多少人。”該房東稱,生活用水對于城市居民而言是剛性需求,即使水價再漲,該用的水無法省。三亞有關部門應該采取有效措施解決水資源緊缺的問題。
月川老干區3巷的張阿婆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在用水高峰期的6月、7月,她的兒子出去干工回來,每天最少要洗兩次澡,而夏天的衣服一般都要一天一洗,一個人一天的用水量肯定會超過223升的數量。“用水定額標準的措施實施后,將會對市民的生活質量帶來影響。估計以后要一邊看著水表一邊洗澡了。”張阿婆說。
小區物業
流動人口多,用水人數難確定
三亞的大部分小區內住宅居民的水費是由物業公司負責收取的,對于用水定額新規,記者還分別走訪了三亞灣路、金雞嶺路的多家小區物業公司。金雞嶺靠近三亞一中的一小區物業經理陳先生稱,三亞部分小區夏天居住人數較少,冬天居住的人數較多。對于很多外地房客而言,春節期間往往是整個家庭都會來三亞居住,那個時候的用水量將非常之大,對每戶實際用水人數的統計會非常困難。陳先生說:“在很多時候,平時備案的人數與實際用水的人數會有很大的出入。”
對于外來人口用水統計問題,三亞灣路海坡附近一小區物業經理趙先生也說,“這種定額用水標準一旦實施,會無形中給小區物業管理處的工作增加很多麻煩,無論從統計用水人數,到計算用水實際價格上,我們將會遇到很多難題。”趙先生還表示,三亞的流動人口很多,用水定額標準對這些流動人口可能起不到任何作用。
很多物業公司的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政府部門制定三亞每人每天的用水標準不應該采取“一刀切”的形式,應該根據不同的情況制定不同的用水定額標準,并采取措施對浪費水資源的行為進行處罰。
水務部門
這個標準應能滿足市民需求
三亞市水務局節水辦主任陳其文介紹,三亞每人每天233升的城鎮居民生活用水定額標準是珠江水利委員會水利科學研究院的專家經過充分調研,并對比國內其他城市的用水標準后制定出來的。
陳其文說,用水定額標準是水行政部門下達計劃用水指標的重要依據,是水行政主管部門加強計劃用水與節約用水管理的需要,用水定額管理是水行政管理部門依法加強水資源管理、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促進節水型社會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目的是為了加強水資源科學管理、節約用水、促進水資源優化配置,為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取水許可制度的實施打下堅實的基礎,為編制用水計劃等各項工作提供科學依據。
“專家們經過調研,制定的這個用水定額標準比我省平均用水標準略高一些,應該能夠滿足廣大市民的基本用水需求,目的是促進居民節約用水。超出定額標準部分的水將按更高的水價收取水費,但是具體多少錢需要由市政府和物價局確定。”陳其文說。
定額用水
只是在供水緊張時期才實施
據了解,《三亞市用水定額標準》公布后,引發廣大市民熱議,很多居民擔心每人每天233升的用水定額標準無法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三亞水務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09年,三亞每人每天的人均綜合用水量要比233升高得多。市民張先生說,如果今后三亞的用水定額標準為每人每天233升,那么在炎熱的夏天每人每天233升水肯定是不夠用的。
對此,陳其文解釋:“制定這個用水定額標準,只是為了應對三亞供水緊張的局面。雖然三亞屬于熱帶濱海旅游城市,但淡水資源卻很緊缺,人均水資源量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但人均用水量卻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再加上三亞降雨量時空分布不均衡,給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帶來很大的難度。三亞偶爾會出現季節性供水緊張的情況,一般在每年的5月、6月供水會比較緊張?!度齺喪杏盟~標準》出臺后,并不是說全年都實行這個標準,該標準只是在三亞供水緊張的時期才實行,確保三亞供水能夠滿足市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制定用水定額標準只是一種應對特殊時期的應急措施,像目前三亞供水充足,就不需要實行用水定額標準這種措施。”
陳其文稱,此前,一些媒體對三亞出臺用水定額標準一事的報道,并沒有說明該措施只是在供水緊張時期才會實施,導致很多居民誤以為該措施將會長期實行。陳其文說:“政府有關部門將會根據實際情況決定何時實施用水定額標準。今后還有可能根據實際情況對用水定額標準進行調整。”
■用水定額標準:每人每天233升水;網民:標準較低,所定水量根本不夠用
■水務部門:只在供水緊張時期才實施,今后或根據實際情況對標準進行調整
核心提示
針對三亞市城鎮人均生活用水量屬全國較高水平的狀況,近日,三亞市政府下發了《三亞市用水定額標準》,擬對市民用水進行定額,其中城鎮居民生活用水定額標準為每人每天233升,超額部分將支付比定額內用水更高的水價。
《三亞市用水定額標準》的出臺,引起當地市民和網民的熱議。三亞部分市民認為,用水定額標準太低,無法滿足市民的需要;一些網民質疑稱,政府部門制定用水定額標準沒有廣泛征求民意,沒有召開聽證會,該用水定額標準存在很多不合理性;一些小區物業的負責人則認為,三亞流動人口多,實行用水定額標準將會遇到很多難題。
對此,三亞市水務局有關負責人稱,三亞市用水定額標準由專家經過調研后制定,只是在供水緊張時期實施,今后還有可能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用水定額標準。
記者 馬俊虎 劉操 文/圖
網民發帖
用水定額標準較低,水不夠用
11月22日,一位網名為“藍兒”的網民在某網站發帖,對三亞市政府下發《三亞市用水定額標準》,擬對市民用水進行定額一事進行分析。“藍兒”稱,如果按每人每天用水233升的定額標準算,一個月(按30天算)每人共用6990升水,按一噸水等于1000升換算,相當于每人每月的用水定額為6.99噸。以一家三口為例,每個月的用水定額不足21噸。由于三亞一年四季大部分時間的氣溫都較高,用水量特別大,一個家庭每個月21噸水根本不夠用。有關部門在算這筆賬時,并沒有考慮到三亞市民的實際需求,這可能會給市民的生活帶來不便……該網帖還稱,根據三亞市水務局提供的資料,近年來三亞市的水管漏失率約為17%,而全國的水管漏失率約為12%。供水管道滴漏造成水資源浪費的現象應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
該網帖發出后,引發網民熱議。一位網民跟帖稱:“對居民生活用水進行定額,而且所定的標準比較低,說到底,就是想上調水價,這跟‘階梯水價’實質上是一樣的。”另一位網民則表示,每人每天223升水,應該算比較充足了,只要不浪費,這些水是能滿足市民的生活需求的。
當地市民
該措施或影響居民生活質量
昨日,記者分別走訪了三亞居民較密集的丹州小區、金雞嶺社區、月川老干區等,聽取市民對《三亞市用水定額標準》的看法。丹州小區D224棟的居民許先生在政府機關上班,家里共有3口人。許先生說,三亞市政府制定用水定額標準的目的是為了緩解城市用水緊缺的壓力,今年上半年,因為城市用水供給不足,他所居住的小區經常出現停水現象。“越是天氣熱的時候,越是缺水,別說一天用223升,能用上22升就不錯了。”許先生表示,從長遠來看,用水定額標準的實施將會使用水量降低,未來停水的天數可能會減少,但用水定額標準的實施難度較大。一方面,廣大市民對用水定額標準可能會有抵觸情緒;另一方面,三亞的流動人口較多,對實際用水人數的統計將比較困難。
三亞金雞嶺社區是外來務工人員居住較密集的社區之一,這里小型的住宅樓較多,一般是房東租賃給打工人員居住。采訪中,一個吳姓房東在了解了《三亞市用水定額標準》后說:“我這里很多房子都是公司租下來給員工住的,一套房子有時住幾個人,有時住十幾個人,我不可能每天統計他們究竟有多少人。”該房東稱,生活用水對于城市居民而言是剛性需求,即使水價再漲,該用的水無法省。三亞有關部門應該采取有效措施解決水資源緊缺的問題。
月川老干區3巷的張阿婆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在用水高峰期的6月、7月,她的兒子出去干工回來,每天最少要洗兩次澡,而夏天的衣服一般都要一天一洗,一個人一天的用水量肯定會超過223升的數量。“用水定額標準的措施實施后,將會對市民的生活質量帶來影響。估計以后要一邊看著水表一邊洗澡了。”張阿婆說。
小區物業
流動人口多,用水人數難確定
三亞的大部分小區內住宅居民的水費是由物業公司負責收取的,對于用水定額新規,記者還分別走訪了三亞灣路、金雞嶺路的多家小區物業公司。金雞嶺靠近三亞一中的一小區物業經理陳先生稱,三亞部分小區夏天居住人數較少,冬天居住的人數較多。對于很多外地房客而言,春節期間往往是整個家庭都會來三亞居住,那個時候的用水量將非常之大,對每戶實際用水人數的統計會非常困難。陳先生說:“在很多時候,平時備案的人數與實際用水的人數會有很大的出入。”
對于外來人口用水統計問題,三亞灣路海坡附近一小區物業經理趙先生也說,“這種定額用水標準一旦實施,會無形中給小區物業管理處的工作增加很多麻煩,無論從統計用水人數,到計算用水實際價格上,我們將會遇到很多難題。”趙先生還表示,三亞的流動人口很多,用水定額標準對這些流動人口可能起不到任何作用。
很多物業公司的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政府部門制定三亞每人每天的用水標準不應該采取“一刀切”的形式,應該根據不同的情況制定不同的用水定額標準,并采取措施對浪費水資源的行為進行處罰。
水務部門
這個標準應能滿足市民需求
三亞市水務局節水辦主任陳其文介紹,三亞每人每天233升的城鎮居民生活用水定額標準是珠江水利委員會水利科學研究院的專家經過充分調研,并對比國內其他城市的用水標準后制定出來的。
陳其文說,用水定額標準是水行政部門下達計劃用水指標的重要依據,是水行政主管部門加強計劃用水與節約用水管理的需要,用水定額管理是水行政管理部門依法加強水資源管理、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促進節水型社會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目的是為了加強水資源科學管理、節約用水、促進水資源優化配置,為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取水許可制度的實施打下堅實的基礎,為編制用水計劃等各項工作提供科學依據。
“專家們經過調研,制定的這個用水定額標準比我省平均用水標準略高一些,應該能夠滿足廣大市民的基本用水需求,目的是促進居民節約用水。超出定額標準部分的水將按更高的水價收取水費,但是具體多少錢需要由市政府和物價局確定。”陳其文說。
定額用水
只是在供水緊張時期才實施
據了解,《三亞市用水定額標準》公布后,引發廣大市民熱議,很多居民擔心每人每天233升的用水定額標準無法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三亞水務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09年,三亞每人每天的人均綜合用水量要比233升高得多。市民張先生說,如果今后三亞的用水定額標準為每人每天233升,那么在炎熱的夏天每人每天233升水肯定是不夠用的。
對此,陳其文解釋:“制定這個用水定額標準,只是為了應對三亞供水緊張的局面。雖然三亞屬于熱帶濱海旅游城市,但淡水資源卻很緊缺,人均水資源量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但人均用水量卻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再加上三亞降雨量時空分布不均衡,給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帶來很大的難度。三亞偶爾會出現季節性供水緊張的情況,一般在每年的5月、6月供水會比較緊張?!度齺喪杏盟~標準》出臺后,并不是說全年都實行這個標準,該標準只是在三亞供水緊張的時期才實行,確保三亞供水能夠滿足市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制定用水定額標準只是一種應對特殊時期的應急措施,像目前三亞供水充足,就不需要實行用水定額標準這種措施。”
陳其文稱,此前,一些媒體對三亞出臺用水定額標準一事的報道,并沒有說明該措施只是在供水緊張時期才會實施,導致很多居民誤以為該措施將會長期實行。陳其文說:“政府有關部門將會根據實際情況決定何時實施用水定額標準。今后還有可能根據實際情況對用水定額標準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