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衡水;桃城區;節水機制
長城網衡水11月16日電(通訊員 李世發 實習記者馬海寧 記者張東振)11月8日,國家水利部水資源管理中心在北京組織8位全國著名水資源專家召開了《衡水市桃城區“一提一補”水價節水機制推廣應用》專題評審驗收會,會上聽取了桃城區水務局負責同志的匯報,匯報內容從“一提一補”節水機制理論的作用機理、相關制度比較、配套制度措施、協會管理及效益等多方面進行了實事求是的分析和總結,并客觀科學地探討了“一提一補”節水機制在城市生活用水管理中推廣應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經過專家認真的質詢和審議后,一致認為:“一提一補”節水制度經過桃城區的實踐證明是比較好的農業節水管理制度,可以在黑龍港流域、北方缺水地區乃至全國缺水區域提供農業節水示范和借鑒。專家組組長、水利部水資源司原司長高而坤評價說:“桃城區首創的‘一提一補’節水機制經過5年多的實踐,在農業節水上已經非常成熟,并在農村生活節水上進行了成功實踐,如再推向城市節水,那樣意義將會更大。”最后專家組全票審查通過了該區《“一提一補”水價節水機制推廣應用》專題,這標志著桃城區首創的“一提一補”制度作為一種科學可行有效的節水機制正式向全國推廣開來。
截至目前,桃城區節水型社會試點建設全面鋪開,試點達到75個,節水率均在20%左右,經初步測算,每年可節水300多萬立方米,節約資金150余萬元。
桃城區在建設節水型社會試點過程中,通過制度創新、體制創新、機制創新,首創了“一提一補”農業節水新機制,這一制度用價格杠桿激發了農民節水熱情,激發了農民節水的內在動力,讓節水戶在節水中得到了經濟利益,起到了制度節水“四兩撥千斤”的巨大功效,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三贏”。“一提一補”機制,這種“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做法深受群眾歡迎,老百姓自己編成順口溜:“一提一補操作簡,多高少低水價變,越節水越合算,多用水多掏錢,不同水源價不同,節水省電保資源”。
2010年初,桃城區又在全國首創了“一提一補”生活節水新機制,并在肖家村獲得了成功實踐,試點村群眾節水意識大大提高,競相采用二次水洗墩布、沖廁所等水資源多次利用的省水方法,實現了由“要我節水”到“我要節水”的嬗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