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第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信息通信技術方面的報告嘉賓,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聯通科技委主任劉韻潔結合相關物聯網應用提出要推進物聯網的發展必須加大創新力度。
劉韻潔院士首先談了他對物聯網的理解,即物聯網是把傳感器及RFID等感知技術、通信網與互聯網技術、智能運算技術等融為一體,實現全面感知、可靠傳送、智能處理為特征的、連接物理世界的網絡。
對于大家關心的物聯網如何融入行業應用以及如何惠及民生的問題,劉韻潔院士有針對性地就智能交通、智能醫療、智能家居、節能與環保、公共安全等做了介紹:例如智能交通即在汽車的部件上裝上傳感器,通過網絡與智能的指揮后臺聯系起來,這樣人們在駕駛汽車的時候,就可以提前知道哪個地方出了故障、哪個路段特別擁擠,以減少汽車追尾事故、等待的時間和尾氣排放等。這是智能城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又如智能家居,除了通常所說的電表、氣表、水表等“三表”的智能化處理,將來家里的空調、冰箱等電器設備,都可以接入物聯網,以監控其運行、減少故障等。
劉韻潔院士指出,物聯網潛力巨大但存在挑戰。相比之下,歐美發展情況較好,亞太等國家的物聯網發展則剛起步。尤其,我國在物聯網的發展上存在諸多難題:技術和產業能力不強,標準體系不完善等。例如標準方面,相關標準比較分散,各個標準組織缺乏統一的協調,當務之急是把這些標準組織協調統一起來。劉院士特別強調,“我們應該正視物聯網面臨的困難和亟待解決的問題,踏踏實實地去做工作。”
物聯網發展要注重原始創新。物聯網是機遇,但不應僅僅從產業的角度去考量,更要注重原始創新,去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具體而言,劉韻潔院士認為,中國的物聯網需要更多的關注和投入。他提出,國家應從發展戰略上制定我國物聯網的發展規劃,并通過啟動一批示范工程,有計劃、有步驟、持續有效地推進相關產業發展。尤其在智能電網、智能交通(含汽車制造)、工業控制、環境安全監測、精細農業以及國防建設等領域進行行業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