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訊
新聞速讀:老舊居民小區物業管理成為“被遺忘的角落”
隨著城市發展,物業管理行業也進入了一個迅速發展的時期。但是,大部分物業管理只是依附于新建居民小區,一些老舊居民小區物業管理則成為“被遺忘的角落”。老舊居民小區無人管理,樓院衛生無人清掃,水電費無人收取,一直是老舊居民小區亟待解決的難題之一。為此,西寧市城中區南灘辦事處南山西社區探索新的管理思路,積極與轄區企業協調,發動社會力量,讓無人管理的老舊小區有了物業公司。
事件:由供水事件引入物業公司
今年年初,鳳凰山路239號院因居民半年未交水費,供水部門決定停止供水,南山西社區工作人員得知后,馬上與供水部門人員協商,在社區工作人員的一再說服下,供水部門答應暫緩停水。隨后,社區主任劉桂芳立即帶領社區工作人員到239號院了解情況,原來鳳凰山路239號院貧困居民比較多,吃滴水的居民較多,導致水費長期核對不上,之前代收水費的人員停止了工作,致使該院水費長期無人收取,水費拖欠太多,供水部門決定停水。情況了解清楚后,劉主任召集239號院居民集體協商如何解決,居民一致要求聘請物業公司開展管理。于是,劉主任馬上與轄區的成興物業公司溝通,經過半個月的奔波,社區工作人員與成興物業公司共同入戶收取水費。經過多次協商,成興物業公司終于同意接管此院,為239號院墊付了近千元的水費,并為居民統一更換了老化、損壞的水表。通過社區工作人員的牽線搭橋,239號院的物業管理步入正軌,真正為居民群眾解決了實際困難。
探索:走出一條有別于新建小區物業管理的新路子
10月26日,劉主任說,讓老舊居民小區實現正規管理,有必要認真研究在老舊居民小區推行物業管理,走出一條有別于新建小區物業管理的新路子。按照“政府是組織者,街區是服務者,居民是參與者”的新物業管理模式,實現資金投入少、運行成本低的良性循環,讓接管的物業公司不以贏利為目的,承擔一些社會責任。南山西社區物業管理模式,實質上就是物業公司在居委會的幫助下開展物業管理服務,提供具體服務的是物業公司,居委會作為基層組織,在業主和物業之間要起到重要的協調作用。劉主任說,從目前的情況看,老舊居民小區引入物業管理仍有很大的難度,一是老舊居民小區是低收入人群集中居住的地方,居民既希望引入規范的物業管理,又不想因此增加經濟負擔,導致物業管理收費比較困難;二是老舊居民小區閑散人員多、流動人口多,治安、衛生管理難度大,物業公司管理效果不明顯;三是老舊居民小區既無大修資金儲備,又無足額維修資金積累,遇到大修等項目無法開支。所以,對老舊居民小區管理的現行法規及有關政策還亟待完善。 (作者:燕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