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廣東省東莞市中堂鎮欠發達村鶴田村的戴黎穩,不再擔心家里的自來水有紅銹了。他所在村的老化鍍鋅水管,已全部換上了新的U-PVC管,自來水水質變清了,水量變大了。
據市水務局有關工作人員介紹,目前作為今年市政府為民辦十件實事之一的全市欠發達村老化水管改造工程,已完成總量的9成,預計在9月底能全部完成。
家里的自來水紅銹不見了
戴黎穩是地道的中堂鎮鶴田村人。一個月前,村里的鍍鋅水管換成了藍色的U-PVC管,即塑膠管。“換了新水管后,之前常沒水、自來水有紅銹等現象消失了,現在的水,水清、水量大。”戴黎穩說,換水管前,他要提前半天放自來水,將水存放半天,待鐵銹沉底后再用來煮飯,而現在,自來水一打開就可以用來煮飯了。
記者8月29日在該村看到,接入每家每戶的自來水管,都用上了U-PVC管。而鋪水管的路面修復工作也已經完成,原先開挖鋪水管的路面,都蓋上了混凝土,防止U-PVC管被暴曬。
中堂鎮供水廠副廠長袁志剛說,鶴田村原來用的是鍍鋅管,已有10多年歷史,由于老化,水管內部生水銹、堵塞嚴重,居民家里打開水龍頭,有時流出的水帶有紅銹。爆水管的事情偶爾會發生,影響了正常供水。
“今年市政府提出,要將欠發達村的老化水管全部改造,中堂8個欠發達村也開展了老化水管改造工程,目前工程完成了9成以上,預計在9月初就可以全部完成,比市政府規定的完成時間早了約一個月。”袁志剛說。
欠發達村老化水管9月底完成改造
“中堂、石龍等鎮街的老化水管改造工程已經進入了收尾階段,全市已有大嶺山、厚街、石排、寮步、高埗、茶山、橫瀝、樟木頭8個鎮完成了改造工作。”市水務局供水管理科有關人員表示。
該工作人員表示,欠發達村老化水管改造工作作為十件實事之一,目前已進入到收尾階段。截至8月25日,全市已完成1100多千米的管道鋪設工程,占總工程量的90%左右。除了大嶺山等鎮街已完成改造外,企石、常平、望牛墩、東坑4個鎮完成了各自總工程量80%以上;麻涌、洪梅、萬江、道滘4個鎮街的進度相對落后,但也完成了各自工程量的75%以上。
“全市欠發達村老化水管改造于9月底全部完成,沒有問題。”該負責人說,為支持老化水管改造,今年東莞市市鎮兩級財政共補貼9000多萬元,補助購置管材、人工等支出。
多個片區供水管網改造全面鋪開
市水務局供水管理科有關人員表示,市水務局專門成立了督導工作小組,在未來一個月,督導工作小組將會加強督導工作,確保工程進度、質量,以確保全市欠發達村老化水管改造工程9月底全面竣工。
為全面推動城區供水管網改造工程,東江水務公司在莞城街道選取了16個有代表性的小區(片區)作為供水管網改造示范小區,對使用年限長或銹蝕、漏水嚴重的供水管網優先進行改造。截至目前,東江水務公司已全面完成花園新村小區、步步高小區、白沙塘片區、草塘崗貝片區等16個示范小區的管網改造工作,累計更換各口徑管道200千米、新型水表23330個,受益用戶近24000戶。
此外,東莞市并已著手對東城百坑大街片區、新基片區、樟村片區、塹頭片區、主山片區、勝和村片區、篁村片區進行管網改造。稻花村和菊香苑片區、新基片區、樟村片區、塹頭片區、主山片區的規劃設計已完成,正辦理市政開挖報建工作,擬安排近期施工;東城百坑大街片區管網改造工程預計本月底能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