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渤海新聞網專稿 (馮國軍 尚書袆 史悅廣) 農村飲水安全事關農民身心健康和農村穩定。擁有67萬人口的玉田縣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著力改善民生,在縣財力非常緊張的情況下,投資1.6億元,加快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這縣堅持課題式設計、工程式推進、項目式管理,破解了建管過程出現的一個又一個難題,讓全縣652個村的52萬人喝上了放心水,創出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的“河北玉田模式”。
三種供水模式少花錢多辦事
孤樹鎮張家莊村位于玉田西北部,受地域和水源條件限制,村民長期飲用含氟量每升高達1.2毫克的水,有多人患氟癍牙,成為眾人皆知的氟癍牙村。如今,一提起飲水,該村百姓的臉上就會露出幸福的笑容。自從孤樹鎮聯村集中供水工程竣工,祖祖輩輩喝高氟水的歷史便宣告徹底結束。
作為農業大縣的玉田縣,不僅村多、人口多,并且農村飲水狀況復雜。全縣像張莊子村飲用高氟水的鄉鎮有8個,涉及194個村11.48萬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啟動后,玉田縣在深入調研基礎上,編制完成了《河北玉田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規劃》,針對北部山區、中部平原、南部洼地等不同地區的不同情況進行課題式研究規劃,創造性地制定了三種供水模式。對人口及村莊相對較集中、地勢平坦的平原村,實行聯村集中供水。對人口稀少的山區村和河渠、坑塘較多的洼地村,以實施單村供水工程為主。在平原鄉鎮充分依托聯建村的優勢,實行小型聯村供水。以孤樹水廠建設為中心,玉田縣的第一個農村聯村集中供水工程經過認真規劃,投資414萬元打深250米的水源井3眼,鋪設輸水主管網12.7千米,實行24小時供水。通過潛水泵從水源井中取水經輸水管線到蓄水池,加壓后經滅菌、消毒,再利用配水管線將符合衛生標準的水送至各村,輸水入戶,從而實現了對包括張家莊在內的14個村和兩所學校的24小時集中供水,有1.05萬人從中受益。這種聯村集中供水模式,不僅減少了各個村子的重復建設,大大降低了供水成本,還能充分發揮資金的利用率,讓百姓都享受到先進、安全的供水系統帶來的好處。孤樹水廠工程不但成為唐山市聯村供水試點工程,還被列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模式的試驗示范點,受到群眾的好評。
據了解,自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實施以來,這縣共謀劃實施了孤樹、郭家橋、林西和彩亭橋4個中型聯村供水工程,涉及66個村、6.4萬人。這在唐山市來說也是一個創舉。2008年,全縣共謀劃小聯村供水工程21個,涉及49個村莊、2.1萬人。
“四個一點”模式巧解資金難題
農村飲水工程投入大,制約農村飲水工程的一個難題是缺少資金。玉田水務局副局長楊曉星給筆者算了一筆賬,玉田縣實施飲水安全工程涉及652個村52萬人,總投資額要1.6億元,無論工程規模、投資金額、涉及村莊還是解決人數均居唐山市之首。
“辦法總比困難多,就是把腰帶勒得再緊,也要讓老百姓盡早喝上放心水!”面對資金難題,玉田縣委、縣政府毅然決定將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列為建設科學發展示范縣的一個重點民生工程。
為破解資金瓶頸,玉田縣實施多條腿走路戰略,通過“四個一點”的辦法來解決建設資金不足問題,即向國家要一點、縣里多投入一點、群眾籌一點、社會捐一點。緊緊抓住國家加快新農村建設、加大農村基礎設施投入的有利時機,由縣級領導帶隊跑部進廳,最大限度地爭取上級水利資金。僅2007、2008兩年,就爭取國債及市級以上資金6021萬元。在縣財政硬性缺口達2億元的情況下,這縣又先后拿出3000萬元作為農村飲水工程的配套資金。同時,按照共享與共建相結合的思路,這縣還用補助資金的杠桿引導群眾積極參與工程建設,使農民群眾既是工程的受益者,也是工程建設的參與者、建設者,引導群眾積極籌資籌勞,最大限度地調動農民群眾參與建設的積極性。這縣規定,只要每個村每眼井先繳5000元自籌資金即可進行機井工程建設,安裝工程時再足額上繳自籌資金。一時間,全縣群眾自籌資金熱情空前高漲,自籌資金總額達5337萬元。更讓人感動的是,家鄉父老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紛紛為全縣的民心工程捐款捐物,掀起了點點愛意匯成河的浪潮。天津榮程鋼鐵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祥青主動為家鄉窩洛沽鎮東賈莊村捐資300萬元,有效地解決了該村人飲工程建設資金不足的問題。
“三三制”模式把好工程建好
“農村飲水工程是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我們要想盡一切辦法,必須用過硬的工程質量和工作作風把民心工程建設到老百姓的心坎上。”這是玉田縣的領導對飲水工程建設的堅定態度。
為了把農村飲水工程建成百姓滿意、科學高效的民心項目,玉田用“三三制模式”嚴把工程建設每一個環節的質量,即縣、鄉、村“三級監理制度”和項目法人制、招標投標制、工程監理制“三項制度”,在這縣堅持縣、鄉、村“三級監理制”,嚴把工程質量。認真落實“三項制度”,即:項目法人制、招標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并按照統一公開招標、統一物料管理、統一質量標準、統一組織施工、統一峻工驗收的“五個統一”原則實施標準化操作管理。單村供水工程,都要選派質量監督員,材料、設備的進場必須經監督員的簽字確認,每項工程完成,均需由施工單位代表、村質量監督員、縣技術指導組代表簽字認可;聯村集中供水工程,實行監理制,由監理單位和甲方代表負責工程的驗收監督。每一項水源工程完成后,施工井隊必須在鄉鎮和工程村的監督下采集水樣,經工程村村干部和村民代表三人以上簽字后,由施工井隊和工程村選定的代表一起送到縣衛生防疫站進行水質化驗,確保水質達標。
“五種運管模式”確保清泉源源不斷
“三分建、七分管”,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得起更要管得好。采訪中,一些基層群眾認為,過去農村飲水工程“短命”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重建輕管”。松散式管理和運營,使不少村莊出現了水網設施維修難、水廠持續發展難等問題,最后有些村莊的水網設施只好關閉。另外,大多數的村水廠的水源井均非深水井,這也給農村百姓的飲水安全方面埋下了諸多隱患。
這縣水務局艾國局長說:“玉田的飲水工程必須保證建得成、用得起、常受益。”經過實踐探索,玉田根據農村飲水工程的實際情況,在改革管理機制、提高運行效益方面進行了大膽嘗試,設計出了五種運營管理模式。這縣根據農村群眾用水特點,經過反復調研、征詢意見,制定出合理的梯次水價,把用水價格梯次化,推行“用水定額,超額加收水費”的階梯水價模式。通過為每家每戶都安上水表,實行有償用水、計量收費,并按照用水量,確定不同的水價,收取水費,大大提高了農戶的節水意識,有效避免了水資源浪費。這一創新管理模式也得到了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趙勇的充分肯定。在供水系統上,這縣實行了供水運行智能監控模式。孤樹水廠就是唐山市首家采用自動監測系統的單位,由計算機實時顯示工程運轉情況,通過對2座蓄水池水位進行監測,實現對水源井水泵的運行調節;通過對供水壓力的監測,實現對供水流量的調節;通過中國移動通信公司的GPRS無線網絡,由無線信號把村口流量數據傳送回水廠,實現對各村用水量的遠程監控,大大減少了管理人員數量和繁瑣的計量測算等工作。這縣還充分發揮工程管護的民主化,在全縣推行協會管理模式。各水廠均組建了用水者協會,由受益村村民推選代表擔任協會成員,協會成員推選產生會長。協會切實賦予用水戶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增強用水戶的責任感,使用水戶能夠把供水工程當作自己的財產來管護,并全程參與監督工程水源地保護、水價核定、水費收取、管網維修等工作,協助解決群眾用水糾紛。
農村飲水工程,飲水質量的安全最為重要。這縣在確保水源安全的問題上專門實行了水源地保護模式。首先制定出臺了《河北玉田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水源地保護辦法》,按照規定劃定了供水水源保護區和供水工程管護范圍,并在水源工程的保護范圍設立了標志,防止供水水源受到污染和人為破壞。同時,結合新農村建設和治污減排百日攻堅聯合行動,加強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對800多家小塑料、小造紙、小橡膠等小企業進行了關停并轉,有效保護了水源。維修服務市場化是這縣飲水工程的另一模式。該縣針對單村、小聯村、大聯村的供水實際,制定出臺了《河北玉田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辦法》,確立了一套完善的工程維護服務體系。飲水工程全部選用專業維護隊伍,簽訂維護協議,達到了快速維修、廉價維修、保質維修。孤樹水廠等四座水廠還與具有專業資質的唐玉自來水公司簽訂了協議,定期對水源工程設施進行檢測、維護、養護并建檔登記,確保水源工程設施良性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