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级爽快片淫片高清特级_日韩中文字幕网_国产视频在线免费观看_好男人资源在线观看高清社区

歡迎光臨水表信息網!
行業資訊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供水新聞
 
供水新聞

洛陽僅1名聽證代表反對上調水價引發爭議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9-08-18  來源:央視《經濟半小時  瀏覽次數:425
  從去年年底開始,幾乎所有的中國城市都陸續加入了自來水漲價的“大合唱”,尤其最近兩個月以來,包括上海、天津、沈陽、廣州、南京等多個大中城市都已經舉行了上調水價的聽證會,還有不少城市也在摩拳擦掌,躍躍欲試。這輪席卷全國的水價齊漲到底有沒有幕后推手?它到底將給城市生活帶來怎樣的影響?今天就到千年古都河南洛陽去看看。
  洛陽水價是否上調引起爭論
  7月31日,洛陽市舉行城市供水價格改革調整聽證會,參會的18名聽證代表中,17名代表表示同意水價調整,只有1人提出“最好不要提價”。消息一出,社會一片嘩然。有的網友戲稱洛陽水價“被聽證了”,有的質問“水價聽證誰在放水”,甚至在全國性的網站上也展開了“如何看待洛陽水價上漲四成多”的調查,超過80%的網友投出了反對票,這場聽證會的公正性備受質疑。8月4日,洛陽市通過政府網站發布消息,公開邀請網民參加一場“關于供水價格改革調整”的座談會。
  記者:“我現在是在洛陽市一家酒店的會議廳里,一周前聽證會就是在這里舉行的,同樣的地點,又有一場關于洛陽水價的討論會要舉行,所不同的市參加的人變成了網上公開征集來的網民,這次結果會有什么不同嗎?我們來看一下。”
  8月6日上午,雖說僅僅被定位為座談會,整個會議廳里還是坐得滿滿的。一些參加的網友顯然是有備而來,對上次聽證會的結果提出了非常尖銳、具體的問題。
  洛陽市民:“聽證會變成了漲價會,人民群眾都說價漲得稀里糊涂,主要的原因就是聽證會中沒有拿出一本明白賬這是一個很關鍵的原因,08年的管理費比07年增加了524萬,這個增幅這么大的原因是什么,沒有見有關部門出來說明。”
  洛陽市民“有人說要理解漲價,我是堅決不理解漲價,我今天帶了一份報紙,《洛陽晚報》有一篇‘水務集團要給人民群眾一個明白價’,如果做到這一點我舉雙手贊成,如果做不到這一點我100個反對。”
  在座談會上,洛陽市發改委拿出了2套水價調整方案,但無論是哪一套,基本水價的上漲幅度都超過了40%,這讓很多人感到接受不了。
  洛陽市民“洛陽這么不缺水為什么還要漲這么高?6年不調不代表可以隨意上調40%。”
  記者進行了一下統計,實際到會的網民代表有59人,在長達3個多的討論中,39個人進行了發言。其中9人鮮明地反對漲價。但與網絡調查普遍超過80%反對水價上漲形成反差的是,現場還是有16人明確表示贊成有條件地調節水價。超過了發言代表人數的一半。
  洛陽市民:“我的觀點是同意水價的適當上漲。”
  洛陽市民:“我認為水價調整之后是有利于節約資源的,為什么這樣說?我問一下大家,作為一瓶水來說大家都看到了,這瓶水很便宜,我們可以很隨便的倒掉,但是如果是一瓶油呢?我們會倒掉嗎?”
  為什么還有這么多人贊成漲價呢?市政府秘書長在座談會后解釋說。
  洛陽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黃玉國:“因為現在我們不能簡單的把改革和調整理解為漲價,包括贊同的,也是對改革方式的一種贊同。”
  洛陽究竟會不會漲水價、怎么漲?這次座談會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但是看得出,市民對水漲價不理解的意見主要集中在:
  1、洛陽不缺水,沒有漲價的理由。
  2、水務集團的賬目不夠透明。
  洛陽市民:“我們不理解是因為政府宣傳得不夠,所以政府要宣傳明白,把水務集團的帳目公開,主營的和非主營的帳目全部公開,我們算一下水務集團到底虧損不虧損。”
  洛陽水價一次性調整40%的依據在哪里呢?根據《洛陽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售水定價成本監審報告》提供的數字,洛陽市水務集團2008年售水定價成本費用為1.65元/立方米,供水價格與成本倒掛,達到了0.27元。
  洛陽市發改委副主任王虎立:“我們有6年沒調整水價,一般價格調整的周期一般是三年一次,三年一次,那現在我們六年水價沒有調,在這六年中間,無論是經濟的發展,市場,物價的變動,綜合物價指數的變動還是企業的經營成本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真的僅僅是因為物價的變動嗎?記者注意到,洛陽市水務集團2008年供水經營虧損高達3989萬元,但在2006年和2007年供水經營的虧損還分別僅為629萬和829萬。這個虧損是怎么在一年之間迅速增長的呢?在洛陽水務集團,記者再次見到了處在漲價風暴中心的董事長曹靜。在前一天的研討會上,他沒有機會發言,沒想到他一坐到我們的鏡頭前,便主動提出了財務審查的問題。
  洛陽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曹靜:“作為我來講,我是希望社會各界對我們監督的越嚴越好,我都說建議政府以后建立一個新的價格監審,就說成本監審調價機制,現在這個審查,企業申請調價,政府做難,老百姓反對,讓供水企業處于一個很尷尬的地位,啥時候一說調價,好像是自來水要調價,都是把矛盾指向了自來水,如果能建立一個,成本監審機制,每年就說都對你的成本讓中介機構來進行審計監審,每年都按照國家規定這個利潤率,叫你始終保持這樣一個利潤率,這樣老百姓就說也不反感了,社會也都比較好接受好認可。”
  記者:“我們看到,實際上這個虧損擴大主要是在08年擴大的虧損,但是08年其實跟07年這個供水量是沒有變化的,為什么會在08年供水的經營虧損一下子擴大到近4千萬?”
  曹靜:“這里邊主要一個原因是03年以來,新區城市管網建設投入的一塊,再建工程,包括老城市區這些管網改造這些工程,08年結算以后,進入了固定資產,提了折舊。”
  曹靜帶記者來到一處正在建設的供水管網工地,他告訴記者,供水企業的投入最主要是在管網的鋪設上。
  曹靜:“這個紅色是現在整個新區從03年開始已經建成的管網。”
  在洛陽市洛河以南的新城區記者看到,寬闊的馬路兩旁,很多樓房還在建設中,即使建成的樓也沒有住滿。曹靜告訴記者,光新區供水管網已經鋪設有160多公里。
  根據洛陽水務集團提供的財務報表,從2003年至今,水務集團已經在管網建設上投入了2.07億,截至08年12月,公司在銀行的貸款達到了1.66億,比2007年貸款余額增加了8500萬元,因此2008年僅利息支出就達到了是940萬,造成財務費用上升66%。
  那么這次水價上漲,能讓洛陽水務集團扭虧為盈嗎?對于這個問題,董事長曹靜卻給記者算了另外一筆賬。
  曹靜:“這次調價算利潤率是按照08年供水量、收益量不變的算出來的,理論上下一個會計年度,能實現利潤2900萬,實際情況是今年洛陽一些大的企業,特別是我們洛陽的熱電廠從今年元月份,從洛河里取地表水,這個減少我們輸水量,今年上半年減少了700萬噸就這一個企業。”
  按照曹靜的算法,一些用水大戶會由于水價上漲減少自來水的用量,這樣大概將減少收入接近3000萬元,正好和調價形成利潤空間抵消掉。而這樣的情況,在以往的自來水調價后也出現過,這恰恰反映出水價上漲對節水的直接效果。
  曹靜:“我用數字給你來回答這個問題,洛陽市城市日最高供水量是50萬噸,到現在昨天的供水量是30萬噸,就是比05年,比95年這13年來下降了一天十幾萬噸水。”
  記者:“對用水的結構有什么樣的影響呢?”
  曹靜:“節水主要節到工業和商業上了我覺得,居民用水這幾年,洛陽市是在呈一個逐步上升的一個態勢,原來居民用水大概占洛陽市整個供水結構的40%左右,現在大概占到52%左右,工業用水,過去由50%現在下降到不到30%了。”
  根據曹靜的介紹,水價上漲曾經同時減少了自來水的消耗量,并改變了用水結構,那么這一次水價上漲又會如何影響居民生活和企業生產?記者首先來到洛陽市澗西區一個普通的居民小區,在這里記者認識了74歲的老人盧鳳蘭和她的老伴兒。
  記者:“盧阿姨,你家里一共用多少水?”
  盧阿姨:“用4噸,3噸。”
  記者:“幾口人?”
  盧阿姨:“5口人。”
  盧阿姨家里,記者看到有很多盆子和桶,老人告訴記者這都是用來存水的,存下的水要用來沖廁所、拖地、澆花,為了節約每一滴水,家里還特別改造了抽水馬桶的開關,加上了這個彈簧,這樣只要一松手水就流不下來了。
  盧阿姨和老伴兒加起來每月有2000元多一點的退休工資,但是由于兒子、媳婦沒什么收入所以一家五口主要靠這2000多元,水費每月是9塊多錢,現在水價要漲,記者和盧阿姨算起了這本細帳。
  記者:“要是9塊錢、10塊錢,再加個,比如以后花個12、13塊錢,那會增加負擔嗎?”
  盧阿姨:“那你要說也是,漲了又多了。”
  記者:“但是挺仔細,平常過日子,一兩塊錢會在乎嗎?”
  盧阿姨:“俺平常,俺倆仔細著呢,俺倆可在乎。”
  5口之家,很難想像一個月只用3、4噸水,但居委會的肖大姐告訴記者,這里的居民基本上都是這樣節約用水的。
  洛陽市澗西區長安辦北5社區書記肖惠芝:“一家一般也就是,最多用5、6噸。”
  記者:“那么省?”
  肖惠芝:“一家一戶都是這樣的,少了就是一兩噸的也有。”
  記者:“是嗎?”
  肖惠芝:“你看這一家,你看,這上面每個月的水表數都有,你看有三噸、兩噸、一噸都有。”
  記者:“你感覺如果水費再漲之后的話,能更節約用水嗎?”
  肖惠芝:“這節約,那能節約還是這樣節約,但我就覺得,水費漲了以后就怕連環漲價。”
  那么企業對于水價上漲有會有什么樣的應對?記者首先來到洛陽市的用水大戶、紡織企業洛陽白馬集團。節能計量處處長黃曙光向記者介紹,現在廠里的循環水降溫節水設備,正是在04年上一次水價上漲后安裝的。
  洛陽白馬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節能計量處處長黃曙光:“原來我們企業的用水量最高的時候要達到400萬噸以上,后來水價漲了以后,我們這邊,企業對節水還是比較重視的這樣就上了一套循環,降溫的設施,可以每年,我們到去年,全年用水量在80萬噸,應該是有相當大的節約。”
  目前能源成本占白馬集團總成本的超過10%,水的費用在能源成本中間占到了5%,今年專門新成立了節能計量處,就是為了應對能源價格上漲,但想要進一步節水對于白馬集團已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黃曙光:“80萬噸水,我想也基本上快到企業的用水極限了,如果再節約恐怕就是不像原來那么大的幅度,原來是在400萬噸,你現在80萬噸,再降到70萬噸、60萬噸已經很困難了。”
  而在洛陽另一家用水大戶中信重工,記者了解到,他們也已經在近幾年對設備進行了節水改造,凡是往工業上的用水都是可以回收再重新再用,水的利用率達到了97%左右。
  中信重工能源公司經理楊奎烈:“我有一個對比,就是企業從年產值,產量8萬噸的時候現在已經漲到15萬噸,但是我的用水量沒有增加。”
  在這家中國重型裝備制造業的龍頭企業里,記者還了解到一些用水的小細節。
  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安技環保處李振遠:“這個水車里邊我們裝的是經過處理完的廢水,可以用于澆灌,完全可以滿足澆灌花草樹木,所以我們用這個廢水來,達標的廢水,達標排放的廢水來用于澆灌這些花草。”
  記者:“為什么要用這樣的水?”
  李振遠:“主要出于節約的目的。”
  看得出,企業的帳算得和普通老百姓一樣細。
  記者:“進一步的往下面的話,還有多大節水的空間?”
  楊奎烈:“大概也就是,一個月就是三到五萬噸的樣子。”
  記者:“以什么百分比?”
  楊奎烈:“大概30%的樣子。”
  通過提高水價來節水還有多大空間?
  盡管洛陽的水價還沒有上調,但從企業到普通居民,大家已經都在精打細算省著用水,這也給出了一個答案,為什么1995年洛陽人每天要用50萬噸自來水,而現在城市擴大了,經濟發展了,每天用水量卻反而下降到30多萬噸。應該說,十幾年間城市居民和企業的節水意識已經有了顯著增強,那么在這種情況下,通過提高水價來節水還有多大空間呢?
  記者:“我現在是在洛陽市的洛河公園,這里是洛陽人休閑娛樂的地方,叫做公園,實際上是沿著洛河長達十幾公里的一條生態景觀帶,從這里可以看到,洛河非常寬,有5、600米的寬度,守著這樣的一條河,還有必要以節水的名義來漲價嗎?這也成為這次水價上漲過程中大家爭論最多的問題。”
  洛陽市民:“洛陽市到底缺水不缺水應該由水利局拿出相關依據,洛陽市因為小浪底工程和洛浦公園工程是北方少有的富水城市,我們不能在招商引資的時候說洛陽市是富水城市,在調價的時候又說洛陽市是缺水城市。”
  在這次洛陽水價上漲的文件中,有一組數字很觸目驚心:洛陽市水資源人均占有量不足450立方米,約為全國人均占有量的1/5、世界的1/20,屬于極度貧水區。而記者同時也看到了在招商引資的網站上,的確把洛陽描述成一個富水的地方。事實到底是怎么樣的呢?記者來到了洛陽水文水資源勘探局。
  河南省洛陽水文水資源勘探局局長朱富軍:“小浪底水庫,故縣水庫,它所蓄的水,基本上不算洛陽市的水權,它是屬于過境水的,是上游的水資源。”
  洛陽水文水資源勘探局局長朱富軍告訴記者,不僅小浪底等水庫的水不屬于洛陽,即使是流經洛陽的幾條河,水量也并不像大家看到的那么多。
  朱富軍:“大家可以看到洛河的水面比較寬,實際上只因為橡塑壩把水蓄起來了,那么真正來水,大家可以看看,就是壩體上面流那一點點水,那才是真正的來水。”
  跟隨朱富軍,記者來到距離洛陽市區僅30公里,位于宜陽縣境內的洛河上游。
  朱富軍:“現在人們看到這是洛河的上游,你看現在是汛期,水量最大的時候,那么現在這河面寬也就是不到30米。”
  記者:“實際上我們看到600、700米的水面只是這20、30米的水流下去的?”
  朱富軍:“對,這些水把它匯集起來的,實際上水量就是這么小。”
  朱富軍研究水文將近30年,親眼目睹了洛河水量變得越來越少,根據洛陽市水利局的統計,洛陽水資源最近連續3年都在減少,2006年全市水資源總量為21.95億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減少21.86%;2007年水資源總量為20.15億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減少28.3%,而根據最新的2008年的統計,洛陽水資源總量僅為15.46億立方米,比上年再降23.3%,比多年平均值相比少了45.9%。
  朱富軍:“在非汛期最小的時候,伊河和洛河兩河匯在一起只有2.9個流量。”
  記者:“這是什么概念?”
  朱富軍:“這個概念就是說,洛陽市的用水量,日用水量是40萬噸,那么就是4個多流量,那么伊洛河的來水量總共只有2.9個流量,也就說兩河的來水還不夠洛陽市人們吃。”
  守著洛河、黃河,洛陽的水資源仍然十分緊張??杀M管這樣,很多市民對上調水價仍然疑惑重重。這也讓洛陽的這次水價上調充滿了波折,先是價格聽證會,后是網民代表座談會。可即使這樣,關于“水價為什么而漲”的爭論,還是沒有停止。再來聽聽專家的分析。
  周大地:“我認為是必要和緊迫的,因為中國的資源性價格長期以來是普通偏低,另一方面由于人口過于集中,工業密度更大,現在水污染也比過去嚴重得多,所以這個水的成本上升是很明顯的,所以如果不給一個正確的市場信號的話,不但水務部門不好經營下去,同時對我們引導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防止水污染這方面也是不利的。”
  記者:“我們在采訪當中發現,其實有些居民很節約,尤其是一些低收入的居民,好像感覺這個節水的空間并不是很大,那么有沒有比這種水價全面上漲的更好的方式來引導居民節水?”
  周大地:“我想你說的很對,就低收入人群,一般的情況下來講,他可能用水就是少的,但這種人群如果對于水價還是有反應的話,應該通過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或者進入低保的部分,由他提高低保的這個水平,因為這是他的基本成本,這一方面來解決問題。”
  記者:“水價上漲雖然幅度很大,但實際上它占比例不是很大,所以對于居民和企業的影響不是很大,人們擔心的是,會不會隨著電價、氣價也會上漲,會不會引起新一輪的這種全面的物價上漲?”
  周大地:“中國資源性價格不斷的這種,或者是持續的有所上升有可能成為今后一個階段的一個普通現象,這個,剛才說的我們現在這種增長方式對資源的依靠程度還是過大,舉一個簡單例子,咱們看看這個鐵礦石價格這幾年上升的程度多少,盡管今年世界經濟困難,全世界的鋼鐵產量下降,但是在鐵礦石價格上談判還是很艱苦的,這也是另外一個反應,就是說中國如果再走高消耗資源型發展道路,你面臨的就是越來越多的資源型產品的這種不斷的上升,就像我們現在連土地,最近房地產的地王,那不是一個價格的重大上升嗎?所以這個發展方式,發展道路的問題,現在是我覺得是大家應該更加的關注,這樣才能夠從長遠的角度來講,抑制我們這種資源型產品,由于稀缺,越來越難得到,由于供需的矛盾不斷的加劇而引起它的價格不斷的上升。”
  半小時觀察:水的明白賬
  圍繞水價上漲引發的這輪爭論,實際上折射出資源性產品的尷尬,一方面水資源緊缺是大多數城市面臨的難題,供水成本上升的壓力越來越大,另一方面作為一種帶有公共服務性質的產品,它的價格又要考慮城市居民和經濟整體的承受力,如果太高了,不僅會影響低收入家庭的生活,還可能引發一系列價格波動。有專家說,小小的水價可以稱得上是中國最為復雜的價格,一個合理的水價并非簡單地由供需關系來決定,而是多種因素綜合權衡的結果。
  正因為如此,水價如何確定,應該建立一套科學、透明的機制,為什么調?調多少?如何避免負面影響?要拿出令人心服口服的依據,比如水量平衡數據、供水系統運行參數、當地水質狀況、基礎設施超前建設產生的成本等等,而不是僅僅以籠統的虧損、節水作為理由。與此同時,政府也應該保證企業與公眾的利益平衡,通過增加公共投資,改善水質環境,緩解供水行業的運營壓力,通過適當補助中低收入者,讓所有人都能公平享受同樣質量的服務。
  水價牽一發而動全身,水價調整有沒有公信力,不是看誰的聲音大小,而是來自于數字的清白。明明白白的依據是消除公眾疑慮最好的解藥,也是確保價格合理公平最好的途徑。
  從絕對數字上說,水價在老百姓的消費中并沒占多大比重。和水價具體漲多少比起來,更重要的是老百姓有權力要求看到一本明白賬。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于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行業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