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隨著新質生產力概念的提出與實踐推進,城市供水系統的智慧化轉型已成為新質生產力賦能民生保障、提升城市運行效率的關鍵一環。近年來,濟南水務集團在“慧行化清流,潤物細無聲”的核心理念指引下,致力于打造智慧水務平臺,以科技創新驅動供水服務升級,為城市供水智慧化轉型注入強勁動力。其中,通過構建和應用管網地理信息系統(GIS),與老舊管網改造項目深度結合,實現了管網、加壓站、二次供水系統的有機聯動,為泉城的“城市水脈”精準輸配構筑起堅實的智慧屏障,讓每一滴水都“物盡其用”。
數字繪網
智能護航管網升級
濟南水務集團充分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為城市管網繪制了一張詳盡且動態的數字地圖。這張地圖不僅精準記錄了管網的布局、走向、材質等基本信息,更通過實時監測數據,動態反映管網的運行狀態。

在濟南水務集團的調度中心,大屏幕上清晰展示著整個城市的管網分布情況,每一段管道的信息都一目了然。工作人員介紹,借助GIS系統,他們能夠實時掌握管網的壓力、流量等關鍵數據,一旦發現異常,系統會立即發出警報。

“配合老舊管網改造項目,我們對存在隱患的老舊管網進行了全面升級。”工作人員表示,在改造過程中,GIS系統發揮了重要的指導作用,工作人員可以根據系統提供的數據,精準定位需要改造的管段,制定科學合理的改造方案。通過全面升級,管網的承壓能力顯著提高,跑冒滴漏等漏損問題大幅減少,為智慧化調度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精準穩壓
智慧賦能供水保障
打造潤物細無聲的服務,在保證供水的同時,水壓也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在加壓站和二次供水方面,濟南水務集團同樣引入了智能化技術,為城市供水穩定運行再添保障。目前濟南水務集團所屬37座加壓站,已全面接入智慧水務系統,為精準調控水壓提供堅實硬件支撐。
走進濟南水務集團甸柳加壓站,智能傳感器和遠程控制系統正在有序運行。工作人員介紹,加壓站能夠根據實際需求自動調節水壓,確保城市每個角落的水壓穩定。通過實時監測管網的壓力數據,系統會自動分析并調整加壓設備的運行參數,實現精準供水。

二次供水系統也實現了智能化管理。在遠程終端,工作人員能夠管理1188處小區的供水設施。針對高層建筑和遠距離供水區域的二次加壓環節,濟南水務集團采用了“末端壓力動態補償”技術。該技術能夠根據不同區域的用水需求和管網壓力變化,實時調整二次加壓設備的運行,實現“從水廠到水龍頭”的全流程穩壓保障。

許多采用該技術的小區居民表示,目前家里的水壓穩定,用水更加順暢,再也不用擔心用水高峰期水壓不足的問題。
算法調度
高效統籌供需平衡
智慧化調度作為整個智慧管網系統的核心,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濟南水務集團通過算法對實時監測數據進行分析和預測,能夠精準地調配水資源,實現供需平衡。

“以前我們只能通過經驗來進行調度,比如根據以往節假日的用水情況大致預估供水量,但這種方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很難應對突發情況或者用水需求的細微變化。”濟南水務集團板橋加壓站宋永剛告訴記者,從“經驗調度”到“算法決策”,通過智慧水務平臺的逐漸升級,實現了供水調度的質的飛躍。該平臺集成了GIS系統、實時監測數據等多源信息,通過先進的算法模型,對不同區域的用水需求進行精準預測。根據預測結果,系統會自動調整水廠的供水量、加壓站的運行參數等,確保水資源的合理分配。

同時,濟南水務集團建立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保障模式。線上,通過實時監測系統對管網運行狀態進行 24 小時不間斷監控;線下,組建了專業的應急搶修隊伍,一旦水壓出現異常,能夠迅速響應并采取措施。
在城市供水領域,智慧化轉型正是新質生產力發揮作用的重要體現,它借助智能化前沿技術,重塑城市供水模式,實現從“傳統供水”到“智慧供水”的跨越。在五一假期期間,盡管用水需求有所增加,但濟南水務集團的智慧化調度系統依然穩定運行,保障了城市供水的正常秩序。這一系列智慧化舉措,不僅提高了城市供水的效率和穩定性,還為市民提供了更加優質、可靠的用水服務,讓泉城的“城市水脈”在智慧平臺的精準調控下,源源不斷地輸送到泉城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