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宿遷以“管網全覆蓋、污水全收集、能力全提升”為目標,圍繞“控源、管網、聯廠”三個方面,加快提升污水集中收集處理效能。

2025年宿遷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將投入13.3億元實施8個“人居環境補短提效”項目,建成污水提質增效達標區5個。為實現這一目標,宿遷不斷加強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運用,從“建、管、護”等環節全面推動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處理提質增效,持續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提升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處理率,關鍵在于強化源頭污染管控。“今年以來,我們對工業企業進行了全面排查評估,按照‘應分盡分’的思路,制定了冷卻水、預處理污水的回收利用及達標排放方案,明確了允許接入清單、整改后可接入清單以及限期退出清單,有效減少了工業污水進入城鎮排水管網。”宿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供排水管理中心負責人張弓才說。
在強化源頭污染管控的基礎上,著重加強城鎮排水管網的建設管理,是構建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處理長效機制的關鍵舉措。

3月20日,筆者走進宿城區雙莊街道靳塘小區,看到小區內道路整潔,污水立管運行狀況良好。“我們日常用水量大,以前遇到排水不暢的情況,需要耗費很多人力、物力清理下水道。”靳塘小區附近一家米線店老板陳祥柏說,小區完成污水管網改造后,下水道通暢了,店內衛生狀況明顯改善,客流量也有所增加。
據統計,2024年至今,宿城區新建雨水立管約4400米,污水立管約5800米。“我們對雨污水管網混流、錯接等情況進行排查,摸清管網走向、缺陷,列出問題清單,加快補齊城鎮排水管網短板。”宿城區污水管網改造工程相關負責人說。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處理的成效,最終取決于城市的污水處理終端——污水處理廠。宿遷經開區污水處理廠工程是中心城市西南片區水環境綜合整治項目的重要節點工程。該污水處理廠通過統一規劃地面設施和地下管網,每天能夠處理從宿城區通湖大道、宿遷經開區香港路等污水主干管網收集的污水10萬余噸。

“我們收集的污水經粗格柵和細格柵進行預處理,經生化池和二沉池進行脫氮除磷處理,再進入反硝化濾池和臭氧催化氧化池進行深度處理,出水水質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A標準,滿足城市景觀用水、工業冷卻用水等多方面需求,實現了水資源高效循環利用。”宿遷經開區污水處理廠工藝負責人潘祥偉說。

據了解,近年來,宿遷依據城市排水專項規劃,對于負荷率超過80%的污水處理廠,加快推進擴建或新建工程。對于人口較少、較為分散的區域以及新開發片區,因地制宜建設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有效實現了城市生活污水就地收集、就地處理。
“今年,我們將新建、改造城鎮排水管網140公里,不斷提高城鎮污水收集處理率。”宿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說,下一步,宿遷將聚焦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站)提標改造和運行管理,統籌城鎮排水管網建設、養護,嚴格落實排水許可證核發工作,全方位提升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處理水平。
每一滴污水都有其“歸宿”。宿遷正以實際行動扎實推進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處理工作,全力構建完善的城市生活污水治理體系,不斷推動生態福祉與民生保障同頻共振,讓這座水潤之城煥發出新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