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間,佳縣堅持立足實際、因地制宜,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與管理領域推出“管水六法”(一套管理辦法、一套管理系統、一支管理隊伍、一個質量提升、一個考核機制、一個舉報服務電話),有效強化農村供水管理,全面提升保障服務水平。
針對農村飲用水水源井點多、位偏、監管難的特點,佳縣水利部門對縣域456處集中供水工程的554處水源井進行了編號、掛牌管理并逐一造冊登記,使每一處水源井都有了專屬“身份證”,實現從源頭確保飲用水質量,做到“建一處工程,護一處水源”。
堅持數字賦能智慧水利,佳縣按照“全縣一張圖,供水一家管,管理信息化”的工作思路,加快農村飲水安全智慧監測監管系統建設步伐,聚焦水源地、高位水池、村民小組、農戶家中全過程各環節,實現對農村群眾飲用水水量、水質的精準監測監管。截至目前,相關部門已在王家砭鎮窯灣村、烏鎮尚家溝村、螅鎮任甲村等20多個行政村實施了智慧監測監管系統的建設。依托新建成投運的農村水質檢測中心,積極推動農村飲水安全水質檢測CMA認證,填補了水質檢測項目的空白,為加快實現農村供水常態化監測奠定了堅實基礎。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后續管護工作中,佳縣積極探索創新體制機制,制定出臺《佳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委托第三方維修養護方案》,將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維修養護工作委托給專業性強、技術力量雄厚的第三方公司,有效解決了“工程有人建無人管”、管護不專業的問題,進一步提升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水平,更好地滿足群眾用水需求。據統計,2024年,相關單位累計開展應急送水7次,更換水泵30臺,維修管道3600米,新鋪設供水管道2212米。
與此同時,佳縣還聚力加強了縣、鎮、村“三級管理隊伍”建設,通過細化農村飲水安全管理服務責任、量化村級管護隊伍工作,實現對全縣500名管水員的科學考核管理。常態化開展常住村民飲水安全春秋季全覆蓋敲門入戶大排查,不定期對全縣集中供水工程進行巡查檢查,確保各類問題及時發現、及時整改。
“下一步,我們將聚焦管理創新、補齊短板、數字賦能、定期排查、水源保護等重點工作精準發力,持續提升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和管理水平,確保農村供水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上,讓廣大農村群眾真正用上‘穩定水’、喝上‘放心水’。”佳縣水利局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