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將惠及我省更多地區。今年,我省將開工建設南水北調豫東水資源配置工程,商丘、駐馬店、周口、漯河等地未來將喝上丹江水。
身處內陸的河南,也將打通更多的“出海”通道。我省將開展淮河、賈魯河、沙潁河、唐白河航道建設,加快構建出海水運通道主骨架。
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河南省省級現代水網先導區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作為全國第三批省級現代水網先導區之一,到2026年,我省將基本建成“八橫六縱”的現代水網布局,逐步形成全省水網“一張網”。
航運丨開展賈魯河、沙潁河等航道建設
時進臘月,小寒節氣,天寒地凍。周口境內的沙潁河局部已經結冰,但岸邊的周口港依然是一派繁忙景象。
包括小麥在內的糧食,包括耐火材料在內的物資,經由這里坐船出海,而進口和省外的貨物也乘船來到地處內陸的河南周口。
繁忙的周口港。(受訪者供圖)
數據顯示,2024年周口市港口貨物吞吐量5205.64萬噸,占全省的85%以上,同比增長27.5%;集裝箱吞吐量16.3萬標箱,同比增長56%。貨物集散覆蓋豫、晉、陜、寧、內蒙古、冀等六省區,輻射環渤海經濟圈、長三角經濟圈、珠三角經濟圈、北部灣經濟區。
記者注意到,《實施方案》提出,推進水網融合發展加強水網與航運融合發展,開展淮河、賈魯河、沙潁河、唐白河航道建設,推進周商永運河、唐河沙河聯通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構建出海水運通道主骨架。
周口港。(受訪者供圖)
周口臨港開發區碼頭運營辦公室主任段傳奇說,下一步他們將持續推進港口轉型升級,加強港航基礎設施建設,完善航運技術裝備配套,健全建管運機制,提升集疏運能力,提升航運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為河南全省水網“一張網”建設作出“周口港”貢獻。
《實施方案》指出,要健全航運用水長效保障機制,加強水利樞紐與航運樞紐統籌調度管理,統籌防洪安全與航運安全。加強省級水網與國家骨干水網銜接,與市、縣級水網互聯互通,打通水網建設“最后一公里”。
引調丨南線工程今年開工,豫東也將喝上丹江水
近日,我省又一地民眾喝上丹江水:鄭州市鄭東新區白沙鎮完成水源置換,轄區內10萬余群眾正式結束喝地下水的歷史,用上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送來的水源,這也意味著鄭州市供水一體化一張網改革再添新成果。
南水北調中線穿黃工程。(大河網資料圖)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10周年以來,除惠及北京、天津等城市外,還解決和改善了沿線城市和鄉村的用水需求。記者注意到,《實施方案》在推進引(提)調水工程建設方面多次提到南水北調配套工程。
《實施方案》提出,要實施西霞院水利樞紐與南水北調中線總干渠聯通工程,研究論證南水北調中線與水庫聯通工程。同時,開工建設南水北調豫東水資源配置工程。
對此,省水利廳規劃計劃處相關人士說,該工程包括南線和北線兩部分。其中北線是向商丘地區供水,預計今年開工建設;南線包括向駐馬店、周口、漯河等地供水。
據介紹,針對“推進鄭開同城東線供水工程建設”,鄭開同城東部供水工程配套工程分為一期和二期。一期工程已基本建成,二期則主要是向蘭考和開封周邊縣(市)供水,以解決開封市用水短缺和無備用水源的問題,提高居民飲水質量,從而實現鄭開同城深度融合。
規劃丨涵蓋所有水利工程,建設“八橫六縱”水網布局
根據計劃,到2026年底,我省要完成現代水網“13綱39目74結”建設,基本建成“八橫六縱”的現代水網布局,逐步形成全省水網“一張網”。
針對“八橫六縱”,《河南省現代水網建設規劃》指出,“八橫”即黃河、淮河、沙潁河、洪汝河4條自然水系,南水北調豫北供水、鄭州都市圈供水、引黃入衛(西霞院—衛共)、大運河(伊洛河—通濟渠)4條輸水通道,從而構成8條東西向重要輸排水通道。
南陽市白河。(河南日報資料圖)
“六縱”即唐白河、南水北調中線總干渠、引黃入冀補淀、引江濟淮、小浪底南北岸、淮水北送—引黃輸水通道,從而構成6條南北向重要輸排水通道。
省水利廳規劃計劃處相關人士說,2023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印發《國家水網建設規劃綱要》,水利部同步啟動了省級現代水網先導區創建工作,引導各地開展現代水網建設。去年,河南省入選第三批現代水網先導區名單。根據計劃,我省將用兩年時間建設現代水網先導區,以創造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實施方案》中水資源配置和供水保障體系、防洪減災體系、河湖生態系統保護治理體系等三個體系涵蓋目前水網建設的水利工程。”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說,通過高質量建設現代水利基礎設施網絡,統籌解決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水災害問題,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提供水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