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快推進水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中,楚雄彝族自治州充分利用現代技術,強基礎、搭平臺,持續推進小型水庫雨水情測報和大壩安全監測設施建設,大力推動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智慧水利轉變。
位于雙柏縣妥甸鎮的施家河水庫,是一座以城鎮供水、防洪、農業灌溉為主的小一型水庫,水庫管理員楊曉剛與它相伴已經11個年頭。過去要掌握整個水庫情況,楊曉剛每天都要順著固定路線一一巡檢,靠專業知識去判斷水庫的運行。現在,他只需要在這個系統上根據操作提示,對壩坡壩底、水庫閘門等進行仔細檢查,就可以將現場情況以文字、圖片或視頻的形式提交到管理平臺。
雙柏縣施家河水庫管理員楊曉剛表示:“之前,我們用手工記錄,現在,通過安裝潤晶水管家APP后,實現準確觀測降雨量、水位、泄洪量等數據,并上傳于平臺分析對比,若發現超預警水位的情況及時上報,以智能化信息化手段確保大壩安全防汛。”
有了現代化全方位的監測系統,水庫的氣象水文等數據不僅及時上傳到各級水利部門,也連接到水庫的管理、技術、巡查責任人,隨時隨地都能通過手機App及時看到水庫整體的運行狀況。
雙柏縣水利工程建設管理服務中心主任楊榮昌說:“我們在后臺可以實時監測,通過后臺發現水庫有異常,我們就及時可以通知到水庫管理人員,進行積極的處理,可以實現提升防洪能力和防汛應急的校驗機制。”
截至目前,楚雄州831座小型水庫已有776座安裝了雨水情測報和大壩安全監測設施,其余55座正在緊張建設中。通過這套系統,全州中小型水庫每天24小時的全部監測數據都能在州水務局調度平臺同步實時顯示,為全州汛期統一調度、安全管護,提供科學決策。
楚雄州水務局水旱災害防御科副科長王楠說:“接下來,我們將在爭取項目建設及運行養護資金上著力,力爭早日實現小型水庫雨水情測報和安全監測設施建設全覆蓋,山洪災害監測站點全在線,為全州水利工程安全度汛提供堅實的數據信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