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一網統管”是指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將城市運行管理涉及的各個部門和系統連接起來,實現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響應能力,更好地服務群眾,從而打造“高效處置一件事”的現代化城市治理體系。
2020年以來,我市加快推進“一網統管”建設。根據部門業務需求,按照“急用先建、實用優先”的原則,聚焦全景亳州、數字政府、產業發展、城市治理、公共安全、生態保護、民生福祉7個重點領域,建設和接入路面秩序監測、消防監測預警、多車監管、河湖治理等53個應用場景。
在城市管理領域,加快推進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部署4463套物聯網傳感器,實現橋梁、供水、供氣的實時監測、應急處置、智能管控。在交通管理領域,升級市主城區交通信號控制機,在魏武大道、湯王大道、華佗大道等36條主城區干道建設了綠波帶信號優化系統。
在環境保護領域,利用高分衛星影像比對、鐵塔高空視頻監控AI分析,開展秸稈禁燒場景應用,實現起火點早發現、早處置,大幅減少人力、物力投入。建設河湖四亂場景,對亂堆、亂建、亂采、亂占等問題進行監管。2023年以來,共自動告警3571個問題,約為人工巡河發現問題的6倍。
在安全管理領域,依托“城市大腦”技術底座,利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創新搭建消防安全監測預警系統,建設覆蓋全市的消防安全感知網絡。截至目前,平臺已匯集6.44萬個傳感器數據。搭建防溺水監測預警平臺,今年以來,共產生風險預警41.39萬次。
我市還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關鍵技術,建設1個數據湖、4大中臺,建立健全各領域算法模型,夯實數據資源基礎,搭建基礎能力平臺,打造智慧中樞,為跨領域、跨行業的場景建設提供共享能力支撐,推動數據資源、算力、算法共享共用,避免后續政務信息化項目重復建設,有效支撐城市運行“一網統管”。截至目前,推動15個場景市、縣(區)共建共用,直接節約資金5827.96萬元,另有38個信息化項目復用“城市大腦”4大中臺能力,節約資金4727.67萬元。
下一步,綜合華為“一網統管”模式和我市建設現狀,待華佗中醫藥大模型初見成效后,市數據資源局將結合省“一網統管”規劃布局,會同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基于“城市大腦”和全省一體化數據基礎平臺建設基礎,推進我市“一網統管”建設應用,以數字化助力實施“六一戰略”、建設現代化美好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