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平桂區水利部門圍繞供水、灌溉、防汛等方面工作,著力構建智能化、數字化、信息化體系,全面提升水利信息化服務水平。
打造“農村供水平臺” 構建農村供水監測體系
6月12日,賀州市碼頭山自來水廠廠長吳紀安很高興,原來是他們用上了“智慧水務”——平桂區人飲工程水質在線監測平臺,這可以大大提升整個自來水公司的綜合管理水平,智能化水表更換正在逐步推進中。
智慧水務是新質生產力在人飲工程水質在線監測平臺的綜合運用和體現。今年,平桂區實施“智慧水務”——人飲工程水質在線監測平臺建設試點,鏈接起自來水運行公司與供水設施的神經末梢,實現科學、快捷、便利、有效的管理,搭建起互聯感知平臺、可視化平臺,實時監測水質和水廠運行情況,實現對鎮區供水系統遠程終端的智能管控,更好地保障了公會鎮8萬多人的供水和飲水安全,提升了老百姓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打造“灌區調水平臺” 構建灌區水資源調配體系
最近,華山灌區施工現場正在熱火朝天進行施工。“通過對灌區進行現代化改造,并搭建信息化總控中心建設1處,信息化管理平臺建設等,今年內灌區能實現從‘人工調水’到‘智能控水’的新格局。”該項目負責人說。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是糧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平桂區有3個中型灌區,灌區渠系交織,水網復雜、閘口眾多、受益群眾面廣,原來的運行模式已難以滿足當前農業生產用水的需要。
華山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工程按照“大中型灌區骨干渠系改造項目主動下延”原則,與斗渠、農渠、毛渠等田間末級渠系銜接,安裝精準的計量設施、閘門自動化控制系統以及可視化系統,可對渠系中的水量、水位等數據實時測量,讓現代信息技術覆蓋田間地頭,實現精準調度,科學節水,讓供、輸、配、灌、排更智能,農業用水更有保障。
打造“山洪災害平臺” 構建水災害預警監測體系
“你好!請問是獅洞水庫的值班人員嗎?系統顯示目前水庫正處于排洪狀態,請核實。”這是水利部門值班人員從系統中看到的數據,也是依托信息化平臺指標調度防汛的縮影。
今年入汛以來,平桂區水利部門全力以赴做好防汛備汛工作,依托自治區水旱災害防御平臺積極推進防汛工作精細化管理,健全完善山洪災害監測預報預警系統,更新維護自動雨量站58個、自動水位站27個,對山洪災害防治區內雨情、水位進行跟蹤掌握,提高局部強降雨引發山洪災害的監測預警水平和基層群防群治能力。
截至目前,平桂區水利部門累計發布山洪災害實時監測預警短信350條、預報預警短信約1500條,成功應對5輪強降雨天氣過程,有力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