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堅持以水定人定城,優化城鎮空間格局。編制完成《賀蘭縣“十四五”用水權管控方案及水資源承載力分析》《賀蘭縣地下水資源管控方案》等,強化城鎮開發邊界約束管控,城鎮開發邊界擴展倍數控制在基于2020年城鎮建設用地規模的1.28倍以內,城市和人口規模實現協調發展,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綠地率分別達到15.53平方米和41.84%。累計建成再生水主管網16.06公里。全社會節水氛圍不斷濃厚,建成節水型單位223家,創建達標率為96%;17家企業、34家小區被授予“節水型企業”“節水型居民小區”榮譽稱號。
(二)堅持以水定產,構建節水型產業體系。一是強化農業節水增效。大力推廣由溝渠改造蓄水池+滴灌和水肥一體化技術,圍繞“節水農業”,大力發展噴灌、滴灌為主的水肥一體化高效灌溉,2023年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562,較2020年提高0.04個百分點。二是加大工業節水力度,降低單位產品新鮮水消耗量,構建與水資源承載力相適應的現代工業產業體系。控制高耗水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嚴格執行計劃用水和定額監督管理制度。
(三)堅持以水定地,促進水土資源協調。一是調整作物種植結構。年度糧食作物播種面積47.9萬畝,其中:春小麥6.1萬畝,玉米34萬畝,水稻7.8萬畝,高耗水作物種植面積大幅下降。農業取水量控制在4.92億立方米以內,糧食產量達到16.35萬噸以上,實現自給。二是推廣綜合種養模式。利用循環水養殖技術、魚菜共生生態種養技術、池塘養殖尾水處理技術等實現稻漁共生營養互補、稻漁灌溉系統互相連通,用水效益較常規水稻種植單方水效益提高50%以上,極大提高了水資源利用價值。
(四)推動改革創新,完善管理體制機制。賀蘭縣始終把改革創新作為落實“四水四定”原則的根本動力,持續深化用水權改革,在全區率先建立了縣級綜合性公共資源交易平臺,融合地下水監測平臺,實現在線監測、管理、交易一體化運行,配套出臺《賀蘭縣用水權收儲交易管理辦法》《賀蘭縣用水權抵押貸款管理辦法(試行)》等9項用水權改革政策文件,推動縣域內、行業間多種形式的水權交易,截止目前共交易12筆,交易水量2186.83萬立方米。工業、農業、規模化蓄禽養殖業用水權確權全面完成,實現用水權“總量管控、定額分配、適宜單元、管理到戶”新格局。完成全區首筆國有企業參與有償收儲再交易工作,交易用水指標45.27萬立方米,簽約金額40.01868萬元。創新“金融+水資源”融合,協助寧夏北方高科工業有限公司等三家企業與中國銀行等金融機構開展用水權抵(質)押貸款業務,授信總額度1700萬元。
下一步,我縣將以“四水四定”試點市建設為目標,持之以恒深化用水權改革工作,嚴格年度用水指標管控,推動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堅決打好“四水四定”主動戰,為開創全區高質量發展新局面提供有力水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