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以下簡稱“示范區”)水鄉客廳2024年重點項目開工儀式順利舉行,水鄉客廳6個重點項目開工建設,總投資約107.78億元。
上海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示范區執委會副主任盧剛表示,6個重點項目中,既有生態修復、交通互聯等基礎設施項目,也有“一心”組團內布局的數字經濟、綠色低碳等創新產業園,既是民生福祉的持續提升,也是功能布局的加速落子。
接下來,示范區將持續堅持制度創新和項目建設雙輪驅動,聚焦跨域項目建設全流程難點、堵點問題,持續加大制度創新力度,在一體化審批工作機制的基礎上,加快探索一體化監管、招投標改革、綠色建筑等環節制度創新,進一步優化跨域項目建設管理效能。
六大重點項目齊上馬
水鄉客廳,這片滬蘇浙交界區域,過去匯而不聚、通而不暢,如今塔吊林立、熱火朝天。
今天開工的六大重點項目分別為:“一心”—科創學園、“一心”—創智引擎、桑基魚塘展示園(二期)、浦港路東延工程、汾秋路(汾湖大道—聯秋路)工程、規劃三十八路(嘉善段)工程。
“一心”—科創學園
科創學園處于水鄉客廳吳江片區,毗鄰建設中的“一點”方廳水院,是“一心”三組團之一。項目占地約248畝,總投資約46億元。
據悉,“一心”三組團定位為長三角創新應用策源地、產業融合轉化示范園。科創學園聚焦數字經濟、綠色零碳等創新產業的研發應用環節,將搭建技術成果轉化平臺、技術共享平臺、場景展示平臺,建設成為長三角的創新應用新極核。
科創學園一期定位為數字總部集聚區,占地76畝,總投資約18.07億元,于2024年5月開工建設,計劃2026年12月竣工。
“一心”—創智引擎
創智引擎處于水鄉客廳青浦片區,毗鄰建設中的“一點”—方廳水院,是“一心”三組團之一。項目占地約199畝,總投資約43億元。
“一心”三組團定位為長三角創新應用策源地、產業融合轉化示范園。創智引擎聚焦數字經濟、綠色金融等領域,依托區域內數字新干線產業優勢,加速區域內數字科技企業聚集,招引綠色債券、保險、信托、資管等金融服務機構,打造數字科技和綠色金融集聚區。同時,依托周邊古鎮資源和周邊江南水鄉基底,布局全國江南國風戲劇首演及數字科技秀場,打造展演劇場新地標。
創智引擎一期定位為綠色金融機構集聚區,占地約35畝,總投資約5.57億元,已于2023年10月開工建設,計劃2026年12月竣工。
“三園”—桑基魚塘展示園(二期)
“三園”是水鄉客廳內的核心綠色生態空間,包括江南圩田、桑基魚塘、水鄉濕地三大主題展示園。“三園”總面積約710公頃,項目建設結合水鄉客廳自然地理特征,以區域特色的湖蕩圩田為底,融合現代生態科技和傳統理水治水智慧,運用濕地凈化、水源涵養、循環農業和圩田再造等技術手段,打造有機相融的藍綠空間和生態系統,展示江南水鄉生態建設新模式、新技術和新形態,推動實現可持續、生態、低碳和綠色發展的戰略目標,向世界展示新江南田園的水鄉文化基因。
桑基魚塘展示園位于水鄉客廳吳江片區,面積約222.15公頃,總投資約2.2億元。項目按照整體規劃、分期實施的原則推進,計劃分三期實施,將打造集農業生產、水產養殖、科普研學、旅游休閑為一體的展示園區。
桑基魚塘一期已于2023年11月竣工;二期于2024年4月開工,計劃2024年9月竣工,二期投資約1.39億元。
浦港路東延工程
港浦路東延工程西起吳江汾湖大道,東至青浦滬青平公路,全長約4.53千米,道路等級為次干路,紅線寬度為30/40米,建設規模為雙向四快兩慢,總投資約12.39億元。項目分兩期實施,一期項目全長約2.29千米,沿線包括5橋1涵,省界處建設雪落漾大橋串聯兩地,于2024年5月開工,計劃2025年12月竣工。
該項目是水鄉客廳路網體系中跨域互聯互通的關鍵道路之一,是水鄉客廳四橫兩縱骨架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建成后,將串聯水鄉客廳江南圩田、桑基魚塘、藍環、汾湖功能區、金澤功能區等核心區域,大大方便周邊百姓出行,助力周邊產業開發。
汾秋路(汾湖大道-聯秋路)工程
汾秋路(汾湖大道-聯秋路)工程位于汾湖功能區,西起汾湖大道,東至聯秋路,總長約1.11千米。道路等級為城市支路,紅線寬度為24米,建設規模為雙向兩快兩慢,總投資約為2.22億元。2024年5月開工,2024年10月具備通車條件。
項目是汾湖功能區與“一心”—科創學園之間的重要聯系通道。項目建成后,將大大改善出行條件、提升出行體驗,服務沿線產業發展。
規劃三十八路(嘉善段)工程
項目位于水鄉客廳嘉善片區,“一點”方廳水院南側,西起江蘇界,東至規劃二十一路,總長約1.48千米,紅線寬度30米,建設規模雙向四快兩慢,總投資約2.78億元。項目分兩期實施,一期為江蘇界至規劃三十九路,長度約390米,項目于2024年5月開工,計劃2024年12月竣工。
項目是水鄉客廳內部骨干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點”方廳水院與外界連通的主要道路之一。項目建成后,將提升水鄉客廳“一點一心”交通服務能力和水平。
水鄉客廳:示范區核心中的核心
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3年,示范區兩區一縣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5.9%,規上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8.06%;上市公司數量從44家增至75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從1560家增至3319家。
過去四年多來,示范區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堅持制度創新和項目建設雙輪驅動,累計形成136項制度創新成果,持續推進145個重點項目建設,推動“一廳三片”重點區域實質性開發,進一步營造創新生態、提升發展能級,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為長三角乃至全國其他區域一體化發展發揮了示范效應。
其中,水鄉客廳作為兩省一市共同打造的功能樣板區,是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核心中的核心、示范中的示范,也是當前示范區開發建設的重中之重。兩省一市、三級八方齊心協力推進水鄉客廳建設,一批批項目加速落地。
G318方廳水院段已于去年9月建成通車;“藍環”先導段、江南圩田(一期)、桑基魚塘(一期)已經完工;滬蘇嘉城際水鄉客廳站正在加快建設;去年5月開工的方廳水院吳江、青浦區域場館已完成主體結構封頂,北步行連廊完成結構合龍,主場館和嘉善區域場館主體建筑已完成樁基工程,正在進行基坑開挖;水鄉客廳各片區土地征遷等工作均在有序推進。
盧剛表示,水鄉客廳作為兩省一市跨域共建區域,正在積極發揮長三角一體化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共贏的制度創新試驗田作用。例如,在方廳水院項目推進過程中,示范區探索形成了跨域項目一體化審批新模式,變“多個文件多個章”為“一個文件一個章”,解決了跨域項目審批無路徑的共性難題,為全國毗鄰區域開發建設闖出一條新路。
推動示范區建設再上新臺階
2024年是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建設五周年,是示范區進入形態開發和功能開發并重新階段的關鍵一年。
記者從示范區執委會獲悉,接下來,執委會將會同各方強化一體化意識,堅持一盤棋思想,緊密攜手、務實合作,推動示范區建設取得更大突破。將不斷提升制度創新的實踐價值、生態環境的綜合效應、項目建設的功能效應、科技創新的產業價值和體制機制的協同效應,全面實施《示范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深耕一體化制度創新試驗田。結合2024年重點工作計劃,重點謀劃五方面內容:
一是深化制度創新與改革集成,積極爭取中央和國家機關部門放權授權,聚焦規劃管理、土地管理、要素流動、財稅分享等“8+N”重點領域,深入開展一體化制度創新。推動落實示范區和先行啟動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建立規劃實施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推進“三師”聯創工作機制在示范區實施。有序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推進實施規劃土地總控和土地供應會商機制。構建跨區域統一的政府采購標準商品庫,持續深化跨區域“投入共擔、利益共享”的財稅分享管理制度。
二是強化共保聯治與綠色低碳,推進實施淀山湖、元蕩、太浦河等跨界水體共保專項治理及生態建設實施方案。開展跨界河湖健康評價,加強飲用水水源地協同保護。探索制定示范區生態環境領域強制性標準的可行路徑。探索開展揮發性有機物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推動生態環境跨區域違法線索互聯、調查取證互助。
三是持續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加強土地要素保障,強化空間要素的跨域協同,加快水鄉客廳、青浦西岑科創中心、蘇州南站科創新城、嘉善祥符蕩創新中心建設。編制示范區重大項目建設用地指標保障清單,推動兩區一縣符合條件的重大項目按程序使用規劃建設用地機動指標。支持兩區一縣符合條件的項目納入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支持范圍等。
四是加快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制定示范區跨省域高新區建設重點任務分工方案,編制示范區算力高質量協同發展實施意見,推動示范區投資開發基金設立。同時,加快推動青浦復旦國際融合創新中心、浙江大學長三角智慧綠洲創新中心等一批創新發展項目建設等。
五是聚力共建共享與民生改善,制定出臺示范區第五批共建共享公共服務項目清單,推進新一批社會保障卡居民服務“一卡通”同城待遇用卡場景,推出并優化示范區線上教育平臺,研究制定國家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等。
六是加強體制機制保障,聚焦“一體化”和“高質量”,研究制定促進示范區高質量發展條例,推動示范區在深化改革創新和推動項目建設上的法治保障。持續做好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審計涉及示范區相關事項整改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