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賀州市平桂區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壓實責任勇擔當、主動對標善作為,推動農村供水形勢持續穩定向好,確保人民群眾飲水安全,用心用情繪就農村供水民族團結“同心圓”。
以“水”為畫筆,描繪項目建設基礎版“同心圓”。該區認真研究國家農村供水保障政策,結合農村供水項目運行和管護實際,查擺關鍵問題,直面短板弱項,堅持“避免大改大建和重復建設”原則,統籌規劃農村供水保障項目建設,因地制宜制定項目實施方案,確保項目建成一處、發揮效益一處。“十三五”期間,累計實施農村供水工程108個,農村供水短板得到進一步補齊。特別是在6個“土瑤”實施的供水工程,讓8500名“土瑤”群眾全部用上安全放心的自來水,為提升全區農村供水保障水平和“土瑤”群眾脫貧致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以“管”為顏料,渲染工程管護彩色版“同心圓”。由于以前實施的農村供水工程規模小、標準低,確權后多由受益群眾自建組織運行維護,管護水平低,效益發揮不理想,“重建輕管”問題普遍存在。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該區積極探索農村供水工程建后管護機制,對“千噸萬人、千人以上、千人以下”的農村供水工程,全面推行“一個人”“一塊牌”“一本賬”的“三個一”管護模式,全面落實水費收繳機制,破解水費收繳難和工程無人管、無錢管難題,實現全區集中供水工程收費數比例98%以上、水費收繳率90%以上。定期開展農村供水水質檢測監測,推動農村供水工程標準化管理,走出了適合該區特色的農村供水工程管護新路子,確保供水工程建得成、用得起、管得好、長受益。
以“質”為目標,打造農村供水品質版“同心圓”。遵循“建大、并中、減小”的原則,以農村供水提質增效為目標,通過“城市供水+擴網”“鎮級供水+提質”“水源建設+分配”模式,實施老舊管網更新改造、水廠管網延伸、凈水設施改造、凈化消毒設施配備等措施,先后對鵝塘鎮、大平瑤族鄉、水口鎮、公會鎮、沙田鎮、羊頭鎮等一批鎮級規模化供水進行提質改造,持續提升供水工程水量和水質,全區規模化供水率達到41%,部分地區實現與市政同質同網供水。此外,該區還積極引導集體經濟底子較好的村集體與水廠簽訂協議,入股水廠建設和運管,創新打造“公司+村集體”城鄉供水一體化管理新模式,實現群眾用水和集體經濟增收都有“活源頭”的雙贏局面,分別在自治區鞏固拓展水利扶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水利保障有效銜接工作視頻會、農村水利水電建設管理培訓班上作典型發言和典型經驗推廣。
下一步,該區將繼續抓牢抓細抓實農村供水保障工作,持續提升農村供水保障水平,提升群眾用水安全感、幸福感和滿意度,助力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