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黨組書記、部長李國英
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召開的
農村供水高質量發展現場推進會上強調
立足當前、著眼長遠
系統規劃、久久為功
全力抓好農村供水高質量發展工作
農村供水高質量發展怎么做?
各地的這份經驗帖
值得收藏!
寧夏堅持遠近梯次布局、建大并中減小、調引提蓄結合,推進大水源、大水廠、大水網、大連通建設。在鞏固提升已建中南部城鄉飲水安全等工程效益基礎上,相繼實施銀川都市圈等骨干供水工程,形成覆蓋全域、南北互濟、多源互補的水源工程布局。
湖北結合縣域經濟發展和群眾優質用水需求,統籌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和集中供水規模化發展。目前,全省分散供水工程數量較2020年壓減13.9萬處,平原地區規模化供水程度達98%。
四川作為山區農業大省,立足地區差異,分類施策優化農村供水工程布局。在平原區構建城鄉一體化、網絡化供水保障體系,在高原山區利用“分布式”水源,加強小型農村供水工程規范化建設和標準化改造。
江西統籌城市供水與農村供水管理,變“多頭管”為“一家管”。堅持縣域統管、專業化管護,鼓勵有實力、有技術的水務企業參與城鄉供水一體化管理,全省各縣均已落實城鄉供水一體化實施主體。
寧夏建設“互聯網+城鄉供水”管理服務平臺,集成數據采集、管理服務、公共服務、移動服務四大系統,接入智能水表等在線監測設備45萬臺,推動水源智能聯調、水質在線監測、事故及時處置。
江蘇深入開展水質提升專項行動,對既有水廠實施制水工藝升級改進。新建、擴建規模化水廠同步配套完善深度處理工藝,實現水廠深度處理工藝全覆蓋。目前江蘇農村飲用水水質合格率達100%。
山東加強水源水、出廠水、管網水、末梢水全過程管理,建立“水廠自檢+省市縣巡檢”工作機制,全省集中供水工程水質巡檢覆蓋率達100%。
上海通過水源地集中保護、原水統籌供應、統一水庫取水,確保原水水質安全;開展農村地區二次供水設施接管,改善用戶水龍頭出水水質。
從優化農村供水工程布局
到強化縣域統管和專業化管護
再到深入開展水質提升行動
全鏈條的農村供水保障體系
成為加快推動農村供水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