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露營基地,辦農場派對,
做礦坑咖啡,搞水上漂流……
這些基于鄉村生態資源、
特色產業、風土人情
提煉出來的IP,
成為當下浙江推進鄉村振興、
助力共同富裕的爆點。
從民宿里的小小飲用水,到
“風吹麥浪”“蓮葉田田”的鄉村風景,
火熱的鄉村經濟背后,
離不開農村水利水電工作打下的堅實基礎。
這不,
1月17日至19日,
全國各地水利部門的
農村水利水電同仁們齊聚浙江紹興,
參加農村水利水電會議,
也考察了浙江的農村水利水電工作,
省水利廳廳長李銳還在會上做了典型發言。
一起看看浙江的農村水利基建有多“卷”!
全省水利系統把做好農村水利水電工作作為深化“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的重要內容,一以貫之,奮力推進農村水利水電現代化先行。
提高站位,把服務新時代“千萬工程”作為首要政治任務。
2023年以來,圍繞除險保安,搶抓我省實施擴大有效投資“千項萬億”有利契機,加快構建省級水網先導區,小流域山洪災害風險納入省委“七張問題清單”閉環落實,不斷夯實鄉村振興安全基礎;圍繞和美鄉村,省委省政府連續出臺行動方案,高規格推進全域幸福河湖建設、單村水站改造提升,不斷提升共同富裕水利成色。
全省單村水站改造提升工作動員部署會(資料圖)
突出重點,持續提升農村供水城鄉同質水平。
把保障農村飲水安全作為深化“千萬工程”的重中之重,省政府修訂《農村供水保障辦法》,出臺實施意見,全面打響8828座單村水站改造提升攻堅戰。印發“一縣一方案”,明確“一站一策”,實施覆蓋替代一批、新建改建一批、鞏固提升一批;通過專項債、銀行貸款等拓寬融資渠道,推進用地審批和站站通電,三個月時間開工單村水站6838座、開工率達77.5%。深化縣級統管機制,全面落實縣域范圍內農村供水專業化統一管理,推動單村水站建設、管理雙達標,確保農村供水水質達標率穩定在95%以上。
上虞區達郭村供水站
建管并重,迭代深化農村水利水電長效機制
建立健全為民服務機制,農村水利連續第5年納入省政府民生實事,結合土地綜合整治,推進灌溉設施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投用,全年更新改造灌溉設施4468處,整治病險山塘574座。
出臺灌區建設管理“先建機制、后建工程”指導文件,明晰設施權屬、落實管護主體、明確管護責任。編制并實施全省農田灌溉發展規劃,“十四五”以來推進36個大中型灌區現代化改造、改善灌溉面積308萬畝。以深化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為抓手,高標準完成海寧市上塘河灌區、南潯區兩個水利部試點年度任務。
加強標準化管理,率先開展以安全生產規范化為核心的1000千瓦以下小水電“兩不八有”創建,上浦閘、銅山源兩個大型灌區通過水利部第一批標準化管理評價。
上浦閘灌區
創新深化,不斷開拓農村水利水電浙江實踐
按照數字孿生水利總體要求,發揮浙江數字化先行優勢,迭代“浙水好喝”城鄉供水應用,全省所有水站、水源上圖入庫,實現水量水質在線監測覆蓋人口達94%以上。
高標準推進水利部3個數字孿生灌區先行先試,強化灌區信息感知、資源共享、決策支持、泛在服務等建設,開展“四色預警”動態展示,推行灌區用水一碼通,實現“用多少、放多少”精準灌溉。
堅持兩手發力,創新水電產權交易,麗水市開展以取水權為質押物的“取水貸”改革,獲銀行授信307億元,完成融資101.8億元,成功入選2023年全國基層治水十大經驗。麗水、紹興、溫州等地小水電獲得國際“綠證”,成功進入國際碳排放交易市場。
2023年3月,麗水市首批取水權質押貸款簽約
關于農村水利水電工作會議的更多報道,
請繼續關注浙江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