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水鎮抗旱應急供水工程施工現場。雷學高 攝
近日,記者走進播樂鄉2023年抗旱應急供水項目現場看到,抽水泵站、提水管道等建設全面完成,并進入抽水試運行階段。為解決播樂鄉供水不足問題,沾益區投資190萬元建設抗旱應急供水工程,隨著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將有效緩解沙高、水田、大海等8個村的供水不足狀況。同樣,在白水鎮,從尖山村委會海家哨村調水至水洞山水庫的抗旱應急供水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預計每年為水洞山水庫調水180萬立方米。
受持續干旱影響,沾益區2023年水利工程蓄水普遍不足,庫塘安全蓄水量僅有43678.05萬立方米、占計劃蓄水的77.71%,部分鄉鎮出現供水困難,城鄉供水安全面臨嚴峻挑戰。
面對困境,沾益區科學研判今冬明春用水需求,系統制定抗旱保供方案,全力加快總投資2.5億元的城鎮供水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收尾工作和總投資1.156億元的農村供水保障專項行動項目建設。截至目前,已完成6件城鎮供水項目建設,6件農村供水保障專項行動項目正加快推進。
同時,沾益區進一步細化城區供水應急保障方案,計劃投資6000萬元實施花山水庫至白浪水庫供水管道連接工程,最大限度滿足城區群眾用水需求。針對白水大德,大坡河勺、妥樂,德澤后山、棠梨樹、米支嘎等農村缺水區域,采取單村供水應急措施,千方百計保供水。堅持“先生活、后生產,先地表、后地下,先節水、后調水”的原則,統籌城鄉生活、工農業生產和生態用水,密切關注汛后降雨情況,采取“攔圍堵引提調”等措施,增加水庫和壩塘蓄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