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過水廠的提質改造,群眾用上了清澈干凈的放心水
開展“三定”工作
把沉睡資產喚醒過來
定管理主體。由區水務局牽頭,發改、農業農村、財政、自然資源、鄉村振興等部門和鎮、村屬地配合,對全區農村集中供水工程開展現場踏勘、摸底調查、造冊登記。對全區集鎮規?;┧こ蹋a權劃歸國有,由區級供水公司管理;對規?;┧?0戶以上的供水工程由村(社區)供水公司和農民用水戶協會經營管理,對“五小”(小水池、小泵站、小閘堰、小山塘、小水窖)工程輻射農戶超過30戶以上的,產權劃歸村組管理。目前,已對全區525處人飲工程資產信息進行分類盤點、造冊登記,統一制作《匯川區農村集中供水工程資產名錄》。定資產權屬。緊緊抓住產權這核心環節,全面深化農村集中供水工程產權改革,按照“誰投資、誰所有、誰收益、誰負擔”的原則,明確供水工程產權、明確產權劃界、明確工程界址周邊范圍、明確供水人口數量、明確供水年限“五個明確”,解決誰有收費(經營)的資格問題。通過“審批公示-登記審批-確權頒證”程序,頒發集中供水工程注冊登記證和確權登記證,從根本上解決產權主體不明晰,管護主體不落實,責任主體不明確的問題。以團澤鎮為例,目前團澤鎮已完成11個村(社區)78處供水工程注冊登記,確權登記。定收益分成。將所有權、經營權、使用權“三權分置”,通過搞活經營權,用好使用權,對供水工程獲取的水費收益,按照“優先保障營運維護、剩余收益共享”的原則,通過量化賦權,由供水公司、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委員會三方按照7:2.5:0.5參與共享水費收益分成,逐步實現農村供水的市場化運作、企業化經營、專業化管理。以團澤鎮四合村為例,實行農村集中供水工程長效運行機制后,截至2022年12月,村委會、村集體經濟組織分別實現收益分成3.7萬元、16.5萬元。

團澤鎮四合水廠新落成的沉淀池和過濾池全貌
執行“三公開”機制
讓村民群眾參與進來
公開議價定價。以村為單位,分區分類分級定價,群眾共同參與議價,村組聯動定價。按照“有償供水,價格合理,群眾認可”的原則,由供水公司對供水成本進行分區分類核算;村(支)兩委根據核算成本,召開第一次議價會議討論確定水費參照價格,各村民小組召開群眾會就參照價格提出意見,村(支)兩委根據各村民組群眾會反饋意見,召開第二次議價會議對參照價格進行表決,表決通過后提交村民代表會議表決形成最后定價,實現群眾共同參與議價,村組兩級聯動定價。目前,以團澤鎮為試點的下轄11個村(社區)已全部完成公開議價定價。公開激勵繳費。為確保按時足額收繳水費,實行水費收繳“公開激勵”制度,對未按期繳費的農戶進行“積分制”管理,對長期拒絕繳費的農戶實施“紅黑榜”催繳,對收費員采取“以收定補”激勵。按照“一戶一表”,裝表到戶、抄表到戶、收費到戶,執行偶數月1至10日抄表收費機制。目前,全區自來水普及率、集中供水率、水費收繳率分別達到97.62%、44.58%、98.15%。收支公開透明。由供水公司對財政補助資金、社會籌措資金、部門銜接資金、水費收繳資金,專戶儲存、專款專用、專項審計,制定收入、支出“兩張清單”,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并在轄區內實時公布使用管理情況,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和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同時,推行用水量、水價、水費“三公開”公示制度,收繳的水費主要用于農村集中供水工程養護維修、水源地保護、管理人員補助和農村集中供水工程管理機構的日常辦公經費等運行管理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