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市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進農業深度節水控水,并取得明顯成效。
我市計劃在2023年實現農業節水1.17億立方米,到2025年實現節水能力達到5億立方米。今年以來,我市逐條逐項明確時間表、路線圖、責任主體、具體任務、工作要求,實現了“清單化管理、節點化推進”,并建立“紅黃牌”通報機制,形成了市、旗縣區兩級抓節水控水,全市動員促增效增產的工作格局。嚴控用水總量和強度方面,我市完成22.59萬戶1241.4萬畝灌溉面積核實工作,為2761條國管直口渠頒發了引黃灌溉用水證;開展秋澆大會戰穩慎推進秋澆工作,全市秋澆耗水量8.8億立方米,完成灌溉面積440萬畝,耗水指標計劃控制在9.98億立方米以下,是有統計數據以來實際耗水量最少的一次,也是歷史上同比壓減秋澆水量最大的一次。深化農業水價改革方面,完成了群管水價協商定價和地下水資源費改革試點,市財政安排1億元開展節水獎勵,7000萬元已下達各旗縣區;搭建起二級水權交易平臺推進區域內水權交易,已交易水權331萬立方米,可實現收益102萬元。加快推進工程節水方面,投資4.75億元在永濟灌域、義長灌域實施“十四五”河套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骨干渠道襯砌106.062公里,年底前完成年度投資的90%以上;投資23.13億元實施水權盟市間轉讓二期工程,工程位于河套灌區復興灌域、長濟灌域、總干渠三閘下游段,今年可完成復興灌域全部工程;年底前將完成93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國家試點項目。大力推廣農藝節水方面,完成100萬畝以上水肥一體化滴灌任務。開展體制機制改革方面,對全市2381個群管用水組織依法依規進行整改、撤銷、重組,成立水務合作社358個,解決了過去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規范,水費計收混亂、管理低效無序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