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下埠鎮受地理條件限制,老百姓飲用水主要是通過水井和早期農飲水工程建設供水,“九龍治水”的局面一直是困擾鎮黨委政府的“老大難”問題,隨著農飲工程供水設備和網管老化,水量、水壓、水質都無法保障,鎮區供水需求矛盾更是日益加劇。為了讓全鎮居民都能“喝上水”“喝好水”,該鎮全力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以“農村供水城市化、城鄉供水一體化”為目標,高標準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建設,在項目實施中不斷探索改革創新,推進城鄉供水“同網、同質、同價、同服務”,使農村群眾實現從“沒水喝”到“有水喝”再到“喝好水”轉變。
紓民困,讓群眾喝好水
如今,隨著下埠鎮城鄉一體化供水主管網的建設完成,一根根管道連接組建,一條條供水“動脈”開始涌流,沿著山路十八彎,流入村村戶戶。
“我們村終于有了自來水,過去家家戶戶用的水都是地下井水,雜質多,下雨天就更渾濁了,自從開始使用自來水后,整個夏天不再擔心水質不好或者斷水的窘況。”因為自來水水質好,現在村民們家中水井的水基本用于清潔衛生、澆花種菜。
汩汩清水,潤澤鄉村。從“水源頭”到“水龍頭”,從“喝上水”到“喝好水”,下埠鎮供水網絡不斷織密,城鄉居民共飲一網“放心水”成為現實。
保民生,城鄉供水一體化
從各村吃各自的地下水,到統一凈化輸送,村民用上優質水、放心水。這一變化源自2018年啟動的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下埠鎮將該項目列為重點民生工程高標準推進。
“長期以來,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并非易事。一是下埠鎮受水源條件及地形、地勢影響,既要考慮工程建設難度,又要考慮建后工程效益,工程建設需要與完善的管理機制相匹配;二是農村供水規模小、用量少、水價低、水費不高,難以吸引社會資金。”下埠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張文嗣說。為了從根本上解決下埠鎮老百姓飲用水困難的問題,該鎮積極與區工業園、區水利局、湘東潤泉自來水公司進行溝通對接,多方籌資430余萬元,采取鎮村負責主管網到位、分戶分表計量的方式,因地制宜,保障一體化建設全覆蓋推進。
截至目前,下埠鎮城鄉供水一體化供水主管網覆蓋率達到100%,完成自來水入戶4473戶,入戶安裝率超過75%,預計明年將徹底解決全鎮農飲水工程和井水自取戶頭的供水問題,受益群眾將達5.2萬人。
強管理,城鄉供水“優質化”
城鄉居民同用“一缸水”、同飲“一網水”,水量大幅增加,水質普遍達標。如何讓“放心水”流得更長更遠?關鍵在于運行管護。在不斷擴大農村集中供水覆蓋面的同時,下埠鎮也在多方探索建立農村集中供水后期管護機制。
該鎮通過健全落實農村供水管理責任體系和管水人員隊伍,完善水質保障、安全生產等規范化管理制度,壓緊壓實農村飲水安全主體責任。“我們會定期安排工作人員到相關區域巡查,了解管網運行情況,一旦發現水管破裂、水壓低等現象,及時維修,確保居民用上安全、穩定、滿意的自來水。”湘東潤泉自來水公司吳冕說到。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既要保量還要保質,這是攻堅戰,更是保衛戰,是確保百姓今后一直喝上放心水的關鍵所在。”張文嗣表示,“我們將繼續朝著‘建得成、用得起、管得好’的目標發力,進一步提城鄉供水服務保障水平,提高城鄉居民幸福指數,讓安全水放心水滋潤群眾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