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加快重點項目建設
提升水利公共服務水平
2023年完成投資3361萬元,長安子午水廠二期工程已建成投入使用,目前子午水廠供水能力已達到6萬m⊃3;/d,基本解決長安城區供水能力不足問題。香積大道給水管道工程和市政道路給水貫通工程相繼開工建設,目前完成工程形象進度50%,完工后將有效彌補供水主管網短板,實現供水主管網互聯互通,進一步提升長安城區整體供水保障能力。漢濟渭二期工程南干線長安區段涉及6個街道1934.99畝臨時用地已全部交付建設單位使用。
筑牢水災害防御底線
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修編完成河道、水庫、山洪預案24個,按照程序報區防指同意區政府審批;5月24日,在引鎮街道南寨東村組織水災害防御演練,提升水務系統應急搶險隊伍實戰經驗;購置吸水泵組、照明發電機組等防汛物資,與中水三局和中鐵三局建立防汛戰略合作關系,應急搶險機械設備隨時備戰。成立小型水庫管護中心,開展水庫標準化建設,完成子午峪等3座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建設。
強化城鄉供水保障能力
優化水資源配置體系
開展農村飲水安全排查、積極爭取上級資金。2023年4月、7月兩次聯合區鄉村振興局組織開展了農村飲水安全全覆蓋敲門入戶和全區供水工程運行情況大排查工作,對于運行管護方面的問題督促街辦限時整改。爭取市級水利發展專項資金660萬元,實施5處農村供水工程鞏固提升項目,完成工程形象進度60%;爭取鄉村振興銜接資金1400萬元,11處農村飲水安全項目全面開工建設,目前完成工程形象進度85%;爭取維修養護資金285萬,實施農村供水設施維修養護、水源建設、應急搶修、水質保障、配變器試驗維修等項目48項108處,目前完成工程形象進度96%。建設GIS平臺系統,已完成供水管網地勘信息采集,完成GIS平臺主體建設,預計年底接入智慧供水平臺系統,實現城區供水管網和供水設施智能化。開展二次供水業務培訓,組織召開二次供水管理業務知識培訓會,全區住宅小區150家物業服務公司240余人參加,我區2個二次供水單位被西安市水務局授予城市二次供水示范化小區稱號;完成我區水質檢測中心CM認證工作。
深化推進河湖長制工作
改善全區水生態環境
創新“5個3”工作做法,推動河湖長制從“有名有責”到“有能有效。”截至目前,區級河湖長完成巡河履職71次,指示、批示9次,街道級河湖長巡河履職2288次,村級河湖長巡河履職11064次。開展“愛水護河”、“跟著河長去巡河”等河道保潔活動10次,河湖“清四亂”巡查管理辦法培訓2次;推薦申報2023年市級示范河流3條,示范庫1個。經市河湖長辦綜合評定,長安區2022年河湖長制考核排名全市(區縣)第一名,區總河湖長獲“優秀”等次。
遵循“節水優先”思路
強化資源集約利用
開展取用水專項整治行動“回頭看”,累計檢查25戶地熱井,督促指導問題整改3戶。以“雙隨機、一公開”、“互聯網+監管”為抓手,累計檢查各類取用水戶45家。持續推進地下水超載(采)區治理,封停自備井28眼。開展各領域、各行業節水增效,積極推進2家節水型高校、4家節水型公共機構、8家節水型居民小區創建。配合推進中省重大水資源配置工程與市域工程互聯互通,扎實做好引漢濟渭二期工程、西安引漢濟渭子午水廠及配水干線一期施工保障工作。加快推進全域治水尾留工程,加快工程驗收、結算、審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