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壩音關橋泵站取水點(貴州省水利廳供圖)
改革創新 優化營商環境
取水許可制度是指在國家境內直接從江河、湖泊或地下水取水的單位和個人應遵守的一項制度。漁業養殖、天然飲用水、白酒等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往往會涉及需要辦理取水許可。
為了優化營商環境,著力構建高效便民的取水許可審批機制,近年來,貴州省水利廳堅持精準服務將取水許可審批作為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強化改革創新的關鍵環節,實現了便民、減負、增效。
“以前辦理取水許可需要至少一個月時間,在實行承諾制后,最快一周內就能辦好取水許可。”貴州省水利廳水資處工作人員沈代欣表示,推行告知承諾制之后,企業或個人辦理取水許可手續的時間大幅縮減,加快推動各類項目的建設和生產運行。
通過加強頂層設計,采取強化重點項目審批服務、創新優化審批模式、加強過程監管效能等一系列舉措,貴州省水利廳認真落實“要素跟著項目走”,依法快速推進項目審批手續辦理,積極服務重點投資項目落地。
同時,出臺全國首個《水資源論證區域評估導則》地方標準,印發《貴州省取水許可告知承諾制實施方案(試行)》,對各類開發區、工業園區內的項目從“單個項目論證評審”變為“區域整體打包評估”,區域內項目可直接共享評估成果對取用水量較小的農業生產、農村供水、酒、飲料、天然飲用水等與中小微企業和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事項,實行取水許可告知承諾制,有效減輕企業負擔。
貴州從嚴從細管好水資源,推進水資源管理精細化(蔡華頻 攝)
精準服務 持續利企便民
此前,企業在申報取水許可證時,需要編制完成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報告書,向水行政主管部門履行報批手續。如今,受益于告知承諾制,企業無須再單獨編制水資源論證報告書。原本單個項目需要花費幾千甚至上萬元進行水資源論證報告書(表)編制,現在只要填寫承諾書就可快速獲得審批,進一步優化了取水許可審批流程。
2022年以來全省共有171個白酒企業通過告知承諾制辦理取水許可手續,切實減少了企業的經濟成本。
今年,貴州省水利廳印發《關于做好重點投資項目取水許可審批服務工作的通知》,對重點投資項目變“申請后審批”為“申請前服務”,建立2400余個重點項目臺賬,為建設單位精準開展取水咨詢服務。
2022年以來,全省共受理1867個取水許可審批事項,完成了貴陽抽水蓄能等項目論證審查和591個項目驗收發證,有效保證了中國石化織金50萬噸/年PGA(聚乙醇酸)等重點投資項目在貴州落地建設。
按照全國一體化政務平臺建設要求,貴州省水利廳建成并上線運行取水許可審批服務系統,實現取水許可審批“一網通辦”,并將辦結時間縮短了70%。目前,全省共核發取水許可電子證照21730張。
省水利廳為守好“兩江”上游生態屏障不斷貢獻水利力量(龔小勇攝)
統籌水資源 守好生態底線
作為長江、珠江上游地區的重要生態屏障,貴州牢牢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為了筑牢綠色生態屏障,貴州省水利廳將生態文明理念融入水利工作全過程,堅持節水優先、以水而定,將水資源剛性約束貫穿水資源管理全過程。
在嚴格用水管控上,貴州在全國率先開展取用水專項整治“回頭看”和取水許可規范化建設,開展地下水取水口排查清理,省市縣三級持續開展水資源和節水監督檢查,僅2022年就對5千多個取水項目、268個工程開展水資源管理及落實調度情況的監督檢查,清理整治無序取水行為。制定貴州省取水許可規范化管理手冊,實施取用水全流程規范化管理,全省河道外取水口實行“一口一牌一碼”身份證式管理。
在生態流量管理上,貴州省水利廳對全省124條重點河流、146個水文監測斷面、102個水電站進行重點監測調度。牽頭建立了貴州省水資源調度協商聯席會議機制,并聯合省生態環境廳等4部門建立生態流量保障協作機制,逐河明確監管和保障責任主體,優先保障城鄉生活用水,加強生態流量動態監測、現場處置、閉環管理,統籌協調發電、航運等用水需求,有效保障河湖生態用水需求。
護好碧水河湖,堅守生態與發展兩條底線。貴州省水利廳精打細算用好水資源、從嚴從細管好水資源,推進水資源管理精細化、信息化,促進水資源集約安全利用,為守好兩江上游生態屏障不斷貢獻水利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