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濱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大干2023奮勇爭先向前·亮進度——環境品質越來越美”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濱州市城鄉水務局專場。邀請濱州市城鄉水務局黨組書記、局長潘清軍,濱州市城鄉水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統亮,濱州市城鄉水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棟,濱州市城鄉水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道義,介紹今年以來,濱州市城鄉水務局提升環境品質,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劉道義介紹,近年來,濱州市堅持“農村供水城市化、城鄉供水一體化”戰略,不斷加強頂層設計,相繼出臺《農村供水水質提升三年行動方案》《城鎮居民二次供水管理規定》等文件,對城鄉供水工程建設及管護機制改革進行安排部署,全力提升供水保障水平。

抓兩頭,抓水源頭和水龍頭。一方面,對承擔城鄉供水任務的22座水庫實施水源地保護,常態化開展水源地、水庫引水渠道和水庫內網箱養殖、垂釣等排查整治,堅決杜絕污染飲用水行為發生,全力打造干凈、健康的水源地環境;另一方面,通過工程改造為用水戶更換智能水表,實現遠程計費。
提中間,加強水廠深度處理改造和供水管網改造。一方面,今年投資2.23億元,對10座水廠進行深度處理改造,目前已完成6座,年底全部改造完成,實現全市26座水廠深度處理工藝全覆蓋。其中,濱城區采用了超濾膜工藝,其他縣市區采用了臭氧-活性炭深度處理工藝,深度處理后有機污染物的去除率比常規處理提高15~20個百分點,出廠水平均濁度降到0.2以下,遠優于國家標準,真正實現由“合格水”向“優質水”轉變。另一方面,在去年完成1130個村供水管網改造及智能水表更換的基礎上,今年投資13.67億元,對2323個村供水管網進行改造并更換智能水表,實現全市農村供水管網應改盡改全覆蓋,現在已開工1666個村,完成1302個村。同時,對于城市新建小區,供水企業從規劃、建設到驗收全程參與,建成后供水企業直管到戶;對已建小區,今年投資1.1億元,對62個小區先行試點,進行管網、加壓設施改造,更換智能水表,然后利用3-5年完成全部改造任務。
優機制。一方面是水質檢測機制,即嚴格落實“水廠日檢、縣級檢測中心月檢、市水務部門季度抽檢、市衛健部門監測”的水質檢測制度,確保水質達標,讓老百姓喝上放心水。另一方面是改革管護機制,在農村推行“縣級公司直管到戶”和“縣級公司+鄉鎮服務中心”管護機制改革,實現直管到戶;城市居民小區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完成后,將按照《城鎮居民二次供水管理規定》,有序移交至供水公司,實現直管到戶。
建平臺。積極推進覆蓋市、各縣市區供水主管部門和各供水廠的數字化管理平臺建設,建立供水管網GIS一張圖,實現水量、水質、水壓等關鍵參數在線監控,對管網破損問題及時報警、及時維修。同時,配套智能水表,實現遠程抄表到戶,用戶通過微信、手機銀行等線上繳費,真正實現“群眾少跑腿、數據多跑腿”。
通過一系列措施,老百姓真正用上了高效水、安全水、幸福水。下一步,濱州市城鄉水務局將加快推進供水工程建設和管護機制改革,持續提高供水保障水平,努力讓“民生之盼”變為“民生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