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水利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等7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全省城鄉供水保障能力的意見》,提出到2025年,全省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6%以上,水質綜合達標率達到90%以上。這項舉措通過政策協調配合形成各地多部門共抓飲水安全的強大合力,將使更多農村群眾喝上自來水、放心水。
近年來,隨著農村供水工程建設深入推進,汩汩清水入了農家、潤了民心,大大改善了農村飲水條件。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如供水工程建好了,但受夏豐冬枯的季節特性影響,一些水源點水源不穩定,出現水量短缺的情況;汛期極易出現洪澇,可能引發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造成一些水源點的水變渾濁,飲水安全難以保障。這就需要多方協同配合,解決農村飲水“新煩惱”。
統籌各方合力。農村供水工程點多面廣,且大多位于山區和偏遠地區,管護難度較大。各地必須壓實主體責任,強化協同配合,統籌改善水源水質,強化水源保護,配齊凈化消毒設施設備,完善水質管理制度,加強管護人員培訓,鞏固提升農村供水保障水平。從實踐來看,石泉縣常態化開展管水員業務培訓,不斷加強管護隊伍建設,為供水工程健康運行提供了保障,探索出諸多可資借鑒的經驗。與此同時,針對存在風險隱患的水源,要增加監測頻次,及時掌握水質變化狀況,嚴防突發環境事件威脅供水安全。
抓好問題整改落實。我省每年春秋兩季安排各地水利部門常態化全覆蓋排查農村飲水安全狀況,為鄉村振興提供供水保障。喝上放心水非一日之功,對排查出的痛點難點問題,短期內能解決的即知即改、立行立改,深層問題要以“釘釘子”的韌勁一件一件解決,確保問題動態清零,讓供水工程真正發揮應有作用,讓廣大農民群眾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