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有效整合資源,科學合理建設水廠。立足群眾用水實際需求,按照“統籌兼顧、因地制宜”的原則,通過“三種方式”實現城鄉供水保障全覆蓋。在縣城人口集中區建設日處理凈水1萬噸水廠2處、千噸以上水廠2處,在集中連片村建設集中式小型水處理廠24處,在人口相對較少村建設集裝箱式水處理站20處、凈水小站10處,形成了縣、鄉、村“三位一體”的供水保障格局,為城鄉群眾提供優質的飲用水。同時,有效整合現有資源要素,在原有水源井和供水管網基礎上建設凈水廠,不僅節約了政府投資,且避免了新增水源井的問題。
二是統一運維管理,智慧賦能城鄉供水。圍繞“一個中心”,健全“三個體系”,打造智慧水務統一管理平臺,實現統籌調度合理、應急快速響應、全面監控分析,為保障城鄉供水一體化提供了有效的解決路徑。“一個中心”是由城鎮水資源服務中心負責全縣供水保障工作,統籌推進,一體運作,構建起從“水源地”到“水龍頭”全流程智慧化監管服務體系,確保群眾飲水安全。“健全指揮調度體系”是依托指揮監控中心,強化對水資源統一指揮調度,對供水全生命周期進行全面智慧管控,實現水資源管理數據化、信息化、可視化,確保水資源調配科學合理。“健全安全監管體系”是通過對水源地進行實時監控,為供水生產安全提供保障。截至7月底,已在2個水源地23眼水源井以及2個凈化水廠安裝生產安全監控及喊話設備,并建設統一的生產安全處理系統平臺。“健全綜合分析體系”是依托物聯網、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圍繞營收、客服數據、管網分區計量等供水實際業務,將相關信息統一收集、加以分析,有效解決原有各信息系統“信息孤島”問題,實現系統間功能互補、數據共享。
三是應用先進工藝,確保居民飲水安全。長期以來,商都縣存在水中氟化物超標、水處理工藝簡單等問題。為切實保障城鄉居民飲水安全,商都縣引進當前最先進的“預處理+超濾+反滲透”的雙膜法處理工藝,該工藝采用純物理篩分方法,在不添加化學物質的情況下可有效減少水中細顆粒物、微生物、有機物以及重金屬等無機化合物。通過該工藝處理原水中的氟化物,溶解性總固體含量大大降低,出廠水質優于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可有效解決6萬余戶13萬城鄉居民、130多家企事業單位的飲水安全問題,讓群眾喝上了健康水、放心水、安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