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陶擁軍在獲得2023年深圳市最美生態環境志愿者稱號后的首次巡查,即便有著四年義務巡查的經驗,陶擁軍這天也決定早點出發、摸清路線、細致巡查。
飲用水源義務巡查,是一項什么任務?它到底又是怎么樣吸引著陶擁軍呢?
義務巡查開展四年,初步營造了“共護共管共享”飲用水源的良好氛圍
“我們正在給義務巡查員準備培訓內容,又有一批新的義務巡查員要上崗了。”走進深圳市飲用水源保護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水源辦),工作人員還顧不上喝上一口水,便向記者說道。
上述工作人員繼續補充道:“以前擔心對專業隊伍巡查人員培訓不及時,現在我們反而擔心對義務巡查人員的培訓不及時,影響了他們參與的熱情。”
工作人員口中的專業和義務是怎么一回事?記者在水源辦找到了答案。
2019年5月,深圳市飲用水源保護管理辦公室成立,根據行政職能,水源辦需要對全市的飲用水源保護區開展巡查工作。
水源辦相關負責同志一邊拿出全市飲用水源保護區劃定地圖,一邊向記者介紹道,深圳市于1992年首次劃定水源保護區,至2018年已經經過5次優化調整,調整后的保護區面積為361.60km2,占深圳國土面積的18%,有31個水源保護區、34座飲用水源水庫。
起初,水源辦組織專業力量組成巡查隊伍,對全市水源保護區實施全覆蓋巡查。
同時,為了引導公眾積極參與環境治理和水源保護,提升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水平,把建設美麗中國轉化為全體人民自覺行動,水源辦創新性地提出在全社會招募熱心市民朋友加入水源保護巡查隊伍開展義務巡查。
從此,義務巡查納入水源巡查的一部分,專業巡查和義務巡查互為補充、各有側重,兩者相互配合,確保能夠更及時全面地發現水源保護區出現的生態環境問題。
四年來,義務巡查志愿服務在規模上不斷壯大,帶動了越來越多的市民朋友關注水源保護,營造出“共護共管共享”飲用水源的良好社會氛圍。截至目前,義務巡查共開展3270人次,累計用時6194個小時,里程36459公里。“這個里程相當于往返祖國的最北端和最南端3趟了。”水源辦相關負責同志激動地說道。
深圳水源地水質穩定達標,也有義務巡查隊伍長期服務的一份功勞
水源辦引導了市民參與水源保護新風尚的流行,而參加了四年義務巡查志愿服務的“元老”陶擁軍,則是其中的主要見證者。
自2020年加入義務巡查志愿服務以來,陶擁軍每月堅持巡查水源地2次以上。在巡查過程中,他認真觀察,一旦發現安全隱患,及時上報。由于熟悉了解各處水源保護區,他還積極申請成為領隊,帶領新同志,手把手教會他們義務巡查的要點,為巡查隊伍不斷壯大、不斷吸納新鮮血液發揮了重要作用。
陶擁軍還經常利用空閑時間召集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前往水源保護區開展義務巡查。也正是因為在水源保護義務巡查中的出色表現和參與生態環境治理的敬業精神,陶擁軍被評為2023年深圳市最美生態環境志愿者之一,他對生態環境和飲用水源保護工作的熱忱得到最充分的肯定和最有意義的褒獎。
來到西麗水庫巡查點位附近,陶擁軍熟練地佩戴上義務巡查證、打開軌跡記錄軟件,便開啟了巡查任務。
他時而在警示牌邊駐足觀察,時而趴在護欄圍網上核查周圍環境,發現可疑或潛在的生態環境風險隱患,便通過“飲用水源巡查APP”記錄下來,一個上午下來,他絲毫沒有要休息的意思。在翻過一座座小山包、穿越一處處草叢后,陶擁軍找了一塊平地坐了下來,簡單地吃過準備好的干糧后,又匆忙趕往下一個巡查點位。
有人問他,像義務巡查這種沒有報酬的勞動為什么還能干得這么投入和專注?陶擁軍表示:“我們每天喝的水由我們自己來守護,這是多么有意義且責任重大的一件事啊。”
陶擁軍,只是深圳市飲用水源保護區義務巡查的一個典型人物。在深圳,正是因為有200多位“陶擁軍們”和源源不斷發來申請郵件的市民朋友,才為深圳的飲用水源保護工作提供了社會力量。
據悉,四年來,義務巡查員們發現的問題都及時交辦給屬地管理部門,件件問題都得到了有效整改和反饋。多年來,深圳飲用水源水質100%穩定達標。
善用新方法開拓新思路,新時代下的飲用水源義務巡查與時俱進
在陶擁軍的記憶中,四年前,前往水源地進行義務巡查后,還需要根據自己的記憶回家后在電腦上填寫一個個表格交給水源辦。而如今,只需要用“飲用水源巡查APP”便能夠完成高效快捷的巡查。
“飲用水源巡查APP”集軌跡記錄、經緯度水印照片拍攝和巡查記錄表填報為一體,義務巡查員來到水源地后,只需要按照提示的步驟便能輕松完成一次巡查,避免回家后把巡查的信息弄混淆的情況,也大大提升了義務巡查的效率。
新時代下,變化的不僅僅有科技,還有巡查隊伍。
以往,義務巡查員是面向全社會招募而來,不限特定所屬機構。為了給更多市民朋友提供親密接觸水源地的機會,增添巡查隊伍的活力,水源辦打破固有巡查員隊伍格局,聯合深圳職業技術學院,開啟政校攜手巡庫的新路徑,借助學校這塊教育的天然土壤,將“綠色”種子播種到學生的心中,充分發揮學生志愿者的力量。同時,還打造“星火相傳·飲水思源”主題課堂,在校園推廣飲用水源義務巡查,增強年輕一代對水源保護的責任意識和參與意識,通過“小手拉大手,星火相傳”帶動社會各界人士廣泛關注水源保護。
“目前,我們正在探索義務巡查的隊伍不僅僅有社會人士的參與,希望還有學校和企業的參與。”水源辦相關負責人進一步解釋道,“我們的愿景是義務巡查隊伍逐漸壯大,慢慢讓全社會都意識到保護水源不是一個部門、一群人的專屬工作,而是全民參與投入的日常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