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水務集團工作人員對亞運場館的管線進行摸排。
市水務集團工作人員對制水廠設備進行維護。
市水務集團綜合信息平臺
市水務集團開展亞運志愿集市活動。
千島湖配水工程閑林樞紐。
亞運火種采集、亞運獎牌發布、亞運歌曲發布……隨著杭州亞運會的步伐越來越近,杭城的亞運氛圍逐漸濃厚。習近平總書記“相信杭州有能力舉辦一屆成功的亞運會”的千鈞重托,更激勵著杭州全力以赴。
作為城市供排水的“守護者”,市水務集團堅持“水務姓黨,水為民生”,根據聚力打贏亞運保障攻堅戰的要求,圍繞“運營有序、供應優質,保障有力、服務優良”的亞運保障總體目標,按下了亞運保障服務工作的“加速鍵”,以周全準備回應熱切期盼,為這場“中國特色、亞洲風采、精彩紛呈”的亞運之約注入“水動力”。
全面統籌強指揮
提早謀劃 綜合推進保障任務
今年5月19日,市水務集團發布最新版《市水務集團亞運會亞殘運會保障工作總體方案》,建立完善“迎亞運”保障指揮部,進一步強化城市供排水公用基礎設施安全運營,全力確保城市供排水生產秩序穩定和杭州亞運會期間各場館供排水設施安全正常運行。
市水務集團建立“迎亞運”保障指揮部,由集團主要領導分別擔任總指揮及常務副總指揮,領導班子其他成員為副總指揮,集團下屬各單位、各部室主要負責人為成員,負責整體推進、統籌協調各項保障工作。該指揮部下設一辦六組,包括辦公室及運營保障組、工程建設保障組、網絡安全保障組、宣傳活動工作組、志愿服務保障組、督查監察工作組等,分塊落實各專項工作,共制定6個專項方案、14個子保障方案,并建立亞運保障推進例會機制,定期召開會議,研究分析部署階段性工作,組織落實亞運保障各項任務。
同時,市水務集團進一步細化出臺杭州亞運會亞殘運會保障專項行動工作任務清單,包括綜合管理“強”指揮、排查整治“保”核心、緊鑼密鼓“抓”建設、多措并舉“精”運營、精準發力“嚴”管控、行動迅速“快”處突、主動出擊“暖”服務、積極宣傳“濃”氛圍八個方面共百項攻堅任務,并明確責任分解、具體措施、標準要求及時間節點,全力以赴推進落實各項工作。
精準發力保核心
因地制宜 強化保障場館道路
目前,市水務集團已完成一體化供排水范圍內需保障的比賽場館、訓練場館、接待賓館和定點醫院等重要場所的梳理、對接、踏勘和供排水保障情況分析,對涉及的22個比賽場館、12個訓練場館、2處辦公場所、59家接待賓館及18家定點醫院,全部完成“一館一方案”“一點一方案”“一路一方案”等編制工作。譬如場館的“一館一方案”分為1個供排水保障方案及7個相關子方案、圖紙和表單,包括供水管網保障方案、供水溯源圖、供水管網圖、供水基本情況表,排水保障方案、排水去向圖、排水示意圖,涉及供排水總體情況、供用水情況評估、保障措施、應急預案等方面,全面保障供排水穩定與安全。
此外,市水務集團全面開展了亞運場館、接待賓館、定點醫院周邊及亞運保障道路供水管線檢漏和設施維護,進一步提升供水管線安全運行水平。同時,市水務集團強化排水管道養護,落實重點區域污水管道養護全覆蓋,開展相關倒虹設施的專項梳理排查,做好應急排放口出水、啟閉機(閘閥)完好度等排查。
隨著杭州亞運會的臨近,主會場“大蓮花”備受矚目,作為濱江區重點供排水保障單位,濱江水務公司自2021年起,便開始對“大蓮花”及周邊供排水管線、設施運行情況及供水水質、水壓進行多輪地毯式摸排,量身定制專屬“一點一方案”,提供供排水系統評估、供排水管道改造、內部排水設施疏通、水質監測等技術支持與延伸服務,并繪制完成“大蓮花”GIS應急供水保障圖,精準守護“大蓮花”供排水“最后一公里”。
在富陽東洲片區,富陽水務公司未雨綢繆,早在2017年就開始建設從銀湖水廠到東洲片區的供水專管,總長約14千米,同時新建增壓泵站1座。目前,東洲供水一期頂管工程建設已經完工,意味著東洲區塊的供水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從而確保富陽水上運動中心的供水安全。
智慧水務顯身手
科技賦能 有效提升保障水平
為全力保障杭州亞運會的舉辦,市水務集團構建“日常運行、應急指揮、亞運保障”三位一體應用場景的應急指揮平臺,包含大屏端、電腦端和移動端,涵蓋場館、應急資源、物聯監測、人車工單、視頻等五大專題,全方位保障亞運場館及亞運接待賓館附近的用水穩定和用水安全。
據悉,市水務集團于2022年完成應急指揮平臺建設,實現人員、車輛、工單的在線管理,融合5G、融合通信等技術,通過整合應急物資、專家庫等資源,實現在線應急指揮。今年以來,市水務集團針對該平臺組織使用培訓,推進試運行工作,并將進一步對各模塊優化升級。該平臺將繼續深入工單監管、遠程調度、應急響應等功能模塊,實現綜合應急指揮和全面管理的能力,形成一套完整的運營指揮平臺體系,高效應對各項應急事件。
此外,市水務集團還積極探索應用供水管道檢漏新技術、新方法,強化管道在線檢漏設備安裝和監控,計劃于6月底之前在所有保障范圍內的場館、賓館、醫院管道閥門投放“FAST工具”,24小時監測周邊管網是否產生異常聲音并判斷是否有漏水。
市水務集團還自主研發了一款智慧消火栓,內置壓力傳感器,可隨時檢測水壓狀態,并利用系統平臺監測漏水等情況,實時通知報警,對信息進行查詢、處理和統計,還可結合GPS定位功能,快速鎖定消火栓位置,及時維修處理。目前,該產品已確定應用于西湖區消防應急管理系統模范試點,并將在亞運會場館周邊“嶄露頭角”,以數據為基石,驅動消防安全管理智能化,共筑亞運安全防火墻,全力護航平安亞運。
此外,市水務集團還開發了一套污水在線監測系統,能更好地監測杭城污水管道的水質情況。該系統科技含量高、智能性強,集取樣、預處理、檢測、數據處理等功能于一體,可通過系統數據監測與分析功能,準確反映水質變化情況。目前,該系統已實現對城市污水的自動采樣與24小時在線監測。
市水務集團還通過在污水管道安裝井內液位儀,實時、精確記錄和上傳管道內部污水低位、滿管、滿溢等情況,并進行動態反饋,目前已安裝液位儀165臺,有效覆蓋了污水管網易滿溢點及管網傳輸重點點位,大幅提升了排水防澇應急處置效率,為城市防汛抗臺和亞運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撐。
排查提升全覆蓋
強基固本 完善優化設施運維
為更好地保障亞運、進一步提升城市品質,市水務集團全面加強城市供排水安全排查,并積極推進老舊供水管道改造、老舊小區供水管道改造、二次供水設施改造提升等工作,同時加強水質監測,強化原水、配水、制水、凈水及泵站等設施運維管理,做到強基固本,堅決守牢守好安全有序的底線。
據了解,市水務集團積極開展供排水管線及附屬設施安全排查和治理,今年以來已完成供水管道巡檢超27萬公里、供水管道檢漏超1萬公里、排水管道巡查超2萬公里、排水管道養護超1000公里、排水管道結構性檢測260余公里,全力確保管網運行安全。市水務集團開展亞運保障場館、接待賓館周邊重要道路及通勤道路井圈井蓋等供排水設施全面排查,井圈井蓋更換整治超5100處。
同時,今年以來,市水務集團已完成近10公里老舊供水管道改造、近8公里老舊小區供水管道改造,并開展10條道路污水管道有機更新工作。此外,加快推進新一輪二次供水設施改造,目前已完成160多個小區的改造通水工作。
為保障亞運場館水質,市水務集團嚴格標準持續對亞運場館進水水質、場館內部供水水質開展檢測。同時,加強千島湖配水工程金竹牌取水口、閑林水庫配水井以及各制水廠的原水、出廠水以及管網水的水質檢測,并于今年5月對170余個人工管網采樣點開展了管網穩定性監測分析,結合夏季高溫水質保障要求,加強各水源監測,全面保障城市水質。
市水務集團還積極做好全生產保障工作,重點抓好原水、供排水運行調度優化,生產運行管理強化,重要區域值守強化,應急處置能力提升等工作,并開展多次模擬演練,確保杭州亞運會期間原水配水、制水廠、污水處理廠、供排水泵站、河道泵站閘站安全有序運行。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26日,珊瑚沙引水清水入城工程正式運行,這是一項提高杭州城西區域引水配水質量、改善西溪濕地水質的民生工程,也是市水務集團服務保障杭州亞運會的重要實踐,一江清水順利匯入西溪濕地及城西河網,為“水美杭城”再加一道“凈水關卡”。
多措并舉優服務
為城為民 水潤杭州護航亞運
從杭州亞運會會徽“潮涌”到吉祥物“江南憶”組合,杭城正換上“亞運妝”,市水務集團的員工也以多舉措為亞運添彩。
日前,市水務集團結合主題教育,充分發揮“紅色水網”網格聯動聚合效應,不斷營造“人人參與亞運、人人服務亞運、人人奉獻亞運”的氛圍。
5月13日,“杭水黨群志愿者服務隊”深入杭州多個區、縣(市)的社區、企業、工地、醫院,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亞運志愿集市。活動中,杭水志愿者們設計多個亞運會主題互動環節,8支小隊的百余名志愿者共提供用水咨詢服務800余次、幫助水質檢測20余處、幫助解決用戶內部用水設施問題50余處。此外,市水務集團還圍繞“迎亞運鄰里守望”主題,向社區、學校提供上門供水水質檢測等延伸服務共160余次,參與人數500余人,惠及人數超萬人。同時,市水務集團積極推動“助殘”、關愛老人等系列特色服務,主動提供戶內設施的拆洗、維修、檢漏等服務,體現水務溫度。
5月27日,市水務集團舉辦“迎亞運·展風采”市水務集團第二屆文化節(職工運動會)啟動儀式暨健步走活動,500余名水務員工參加活動,并陸續舉辦電競、乒乓球、羽毛球、籃球、田徑等體育賽事,充分營造“亞運味道”、展現“水務風采”。
市水務集團還積極開展“全民學英語 一起迎亞運”相關活動,組織相關員工學英語、用英語、說英語,開展培訓學習,全面提升窗口服務水平。
下一步,市水務集團將進一步根據亞運保障點位的區域分布情況,針對性地研究應急保障點布局,完成亞運保障應急處置點位和人員部署、落實生產運營應急準備,做好各類儲備供應,組建水質應急檢測隊伍;強化保障培訓應急演練,推進“一專多能、一隊多用”應急專業隊伍建設;組織開展突發斷電、斷水、管道搶修等應急演練;加強運維管理,持續排查供排水設施,持續加強供排水管網及附屬設施巡檢和維護,確保安全、穩定、高效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