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通報后,鄂爾多斯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和自治區黨委政府要求,堅決扛起整改政治責任,對典型案例通報的問題照單全收、誠懇接受、深刻反思、全面整改、深挖徹查。市委書記李理第一時間趕赴棋盤井,現場指揮調度、現場督導督辦,召開2次市委常委會會議、2次書記專題會議,傳達貫徹自治區黨委、政府有關要求,研究部署整改落實工作。成立了以市委書記、政府市長任組長的整改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水資源河道問題整治、自然資源違規問題整治、煤礦保水采煤推進、水環境污染整治、案件偵辦、執紀問責等7個工作組,合力推進通報問題全面整改。及時制定了整改方案,壓實整改責任,細化整改措施,明確整改目標,突出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聚焦典型案例指出的三個方面問題,動真碰硬、一抓到底,立行立改、務求實效,以水資源集約高效利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鄂托克旗委政府堅決扛起整改工作屬地責任,成立由旗委書記任組長的問題整改工作領導小組,下設由政府旗長任總指揮的問題整改現場指揮部以及6個由政府副旗長牽頭的工作專班,全部下沉一線開展工作,嚴改快改、真改實改。旗委常委班子、旗政府黨組班子、鄂托克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分別召開中央環保督察通報典型案例問題整改專題民主生活會,在全旗組織開展“大學習、大檢視、大整改”活動和“講擔當、轉作風、抓整改”行動,深刻反思、查擺剖析、全面整改。旗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邀請自治區專家、知名高校學者圍繞相關主題開展了3次專題學習輔導。研究制定3個方案、5項清單,一日一調度、一周一研判、一月一匯總,夜以繼日、爭分奪秒狠抓整改措施迅速落地落實。
推進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地下水水位實現回升
與生態環境部華南所、水利部牧科所、中國地質大學等科研院所協作編制了《鄂托克旗地下水保護與管理實施細則》《鄂托克旗礦井疏干水綜合利用規劃》等11個涵蓋水資源利用、生態環境治理的重點工作規劃和方案,構建科學長效的全域管水治水政策體系、制度體系、監管體系、共治體系。如期建成投用以黃河水和礦井疏干水為人飲的雙水源統一供水工程,建設礦井疏干水深度處理和黃河水處理兩套處理系統,并配置攔沙換水黃河水指標450萬立方米。園林綠化、基建商砼、生態補水全部與自來水管網斷開,采用黃河水、疏干水、中水替代,將超采區及周邊43眼生活自備井全部永久封閉,區域內不再取用一滴地下水。采取“政府主導、部門監管、國企經營、企業主體”的運作機制,將疏干水納入區域整體水資源調配體系,責成7家排退疏干水煤礦建成疏干水處理廠和退水管網,按照3元/立方米標準向國有水務公司退水,倒逼企業采取節水措施減少退水量。推動12家產生疏干水的井工煤礦全部實行了保水采煤改造,“一礦一案”采用離層注漿、充填開采、注漿封堵裂縫等措施,實施保水采煤和奧灰區域治理,年產生疏干水量同比下降12.4%。要求區域內所有用水企業全部制定落實節水改造方案,26家規上企業采取水冷改風冷、濃鹽水循環處理等措施已率先完成改造,火電、氯堿化工、焦化行業的36家年耗水5萬立方米以上企業全部啟動節水工藝、技術和裝備更新行動。制定實施《鄂托克旗節水型社會創建方案》,廣泛開展“節約用水、從我做起”系列活動,大力創建“節水型企業”、“節水型機關”、“節水型小區”,推動節水宣傳教育進企業、進校園、進社區、進家庭、進農村牧區、進公共場所。推行以“總量控制、定額管理、累進加價、以電折水”為主要內容的水權水價改革,對城鎮居民、年用水量1000立方米以上的非居民用水戶分別采取階梯水價、累進加價機制。以每戶3人月均9立方米用水量、國家規定行業用水定額水量分別作為基準水量,劃分三檔用水量進行計價收費,有效提升企業和居民群眾節約用水意識。引導廣大農牧民堅決摒棄竭澤而漁、大水漫灌、掠奪式經營的老路子,綜合采取灌溉用水總量控制、定額管理、分配到戶,以及“噴改滴”、“水改旱”等措施,加快發展高效節水農業。目前,鄂托克旗已調整種植結構5.4萬畝、水改旱2.3萬畝。為所有農業灌溉機電井安裝了智能水量計量設施,依法關閉違規灌溉機電井7眼。通過系統治理,棋盤井地區累計壓減地下水取水量485萬立方米,棋盤井超采區2022年12月水位較2021年年同期水位上升2.59米,至2023年4月超采區水位比去年同期上升4.2米,治理成效顯著。
(棋盤井地區統一供水工程施工現場)
(棋盤井地區統一供水工程建成投入運行圖)
規范取用水行為,嚴厲打擊非法取水
制定水資源管理常態長效制度,要求所有取用水企業按要求建立完善取用水管理制度和進出水臺賬。推動鄂托克旗130家年用水量5萬立方米以上的企業輸水管線及黃灌區所有取水口全部安裝了24小時在線監測設備,235家用水量5萬立方米以下的企業全部安裝計量設施并按月開展水量監測。黃河過境鄂托克旗的51公里河道實現高清監控覆蓋。引進清華啟迪水聯網公司,打造了鄂托克旗智慧水利綜合管理平臺,企業、個體工商戶、居民用水量監測設備全部接入平臺每小時回傳水量數據,通過總量控制實現對用水單位水量核定、數據采集、超量斷水、網上繳費等全流程數字化管控,全域實現了取用水智能監管。同步制定《鄂托克旗取用水單位推行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工作實施方案》,對取用水單位實行分級管理。實施區域協同聯合治理,委托水利部牧區水利科學研究所編制完成桌子山南段巖溶地下水系統動態變化分析報告,已通過水利廳審查并印發執行。鄂托克旗成立了棋盤井蒙西地區水資源管理工作站,組建了事業單位生態環保與發展協調服務中心,關口前移,強化水資源監管。取締違法售水點7處,完善取水許可手續30家,封閉水源井43眼,立案136起、全部辦結,罰款462萬元、追繳水資源稅和滯納金2.98億元。公安部門立案刑事案件7起、抓獲犯罪嫌疑人8人。充分發揮紀委監委專責監督作用,14名黨政干部因管水治水工作敷衍、監管缺位等問題受到嚴肅問責。充分發揮巡察監督利劍作用,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履職情況作為旗委巡察的重要內容,累計發現并推動整改問題25項。充分發揮人大法律監督作用,開展專題詢問,聽取、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和《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條例》執法檢查報告。充分發揮政協民主監督作用,開展水資源利用與保護專項視察。針對全旗1079名行政執法人員開展全面系統的執法業務培訓并進行能力測評,有力整肅了執法隊伍,進一步嚴格執法、規范執法、精準執法。
(鄂托克旗智慧水利綜合管理平臺)
(灝通水務公司9號水源井封井現場圖片)
開展河道綜合治理,恢復河流生態環境
對烏珠林溝進行全線排查整治,對沿岸工程廢渣及河道內水塘、彩鋼房等進行了清理,累計完成棋盤井鎮礦區段重點整治11公里,累計清理廢渣、碎石6萬余方。完成岸線外16.5萬立方米蓄水池回填作業,累計回填土方量21萬立方米,對岸線外違規售水設施全部拆除,對河岸兩側50米及其他四條支溝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在河道入口、重點區域、車輛易通行位置安裝視頻監控設備21套,實現重點區域監控全覆蓋。編制了鄂托克旗烏珠林溝防洪規劃,完成烏珠林溝(安聯煤礦段)河道管理范圍調整,剔除煤礦礦權與河道重疊區域,統籌考慮溝道兩岸、上下游防洪需求,擬定合理的治理措施,系統指導烏珠林溝防洪工作。組織開展全市河湖問題排查整治“百日攻堅”“春季”“秋季”等專項行動,在鄂托克旗全域扎實推進河湖“清四亂”,旗、蘇木鎮、嘎查村三級河湖長累計巡河、巡湖1600余次,發動群眾3萬余人共同對58條黃河干支流河道、24個湖泊開展非法侵占、圍墾、經營河流湖泊等突出問題專項整治,累計清理河道50余公里,立行立改各類問題84個。創新河湖長考核機制,制定考核細則,推行述職制度,將履職情況納入干部考核內容,有效打通責任落實的“最后一公里”。全面推行“河湖長+警長”、“河湖長+檢察長”等工作機制,聯合執法檢查128次,辦理公益訴訟2件,推動河湖保護行政執法與司法辦案有效銜接。
(烏珠林溝整治施工現場)
(烏珠林溝河道整治后)
舉一反三,全面提升水資源管理水平
鄂爾多斯市深刻吸取棋盤井區域涉水典型案例經驗教訓,以此為契機,推動全市水資源管理工作由量變到質變,牢固樹立節水優先、量水而行的發展理念。推動全社會、各領域、各行業更新思想理念、轉變發展方式、深度節水控水。嚴格落實河湖長制,優化執法體制,健全全社會參與機制,形成水資源管護長效機制。開展“以案促改”活動,印發六大專項行動方案,對全市水資源管理、水生態環境保護、水環境治理、水安全保障等問題進行大起底、大整治,共排查整改各類問題2045個,累計處罰違規取水項目422個,拆除違法取水設施或關閉取水井326處、關停117家,著力解決了一批突出問題。以問題整改為契機,鄂托克旗深入貫徹總書記關于“抓好烏海及周邊地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的部署要求,組織實施了棋盤井蒙西地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攻堅行動。與國家生態環境部華南所和衛星中心團隊合作,落地應用全國首套“五基”協同大氣環境立體監測體系、全區首個“環保管家”,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全鏈條治理礦區環境、全方位治理園區環境、全地域治理鎮區環境、全環節治理運輸環境。通過立行立改、舉一反三、標本兼治,棋蒙地區綠色發展新形象、克難攻堅新氣象、美麗家園新印象得以全面重塑,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提升。人民網、新華社客戶端、內蒙古日報、內蒙古電視臺、鄂爾多斯日報等市級以上主流媒體平臺相繼刊播《鄂托克旗:讓一汪清流潤澤民生》《一舉兩得 下好綠色發展治水棋》《激活供水盤 做好“水文章”》等系列報道200余篇,累計閱讀、關注、轉載量超百萬人次。
下一步,鄂爾多斯市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要合理利用水資源,堅持以水定綠、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把水資源作為最大的剛性約束,大力發展節水林草。”指示要求,走好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資源高效利用、水生態明顯改善的節約集約發展道路。深入開展違法違規取用水專項整治,嚴格取用水總量管控,加強地下水超采區治理,強化水量、水位“雙控”,限期實現地下水采補平衡。推進河湖“清四亂”專項整治行動,全面清理整治違法建設、圍墾湖泊、亂堆亂倒、非法采砂等侵占河道突出問題,保障河道行洪和生態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