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改造惠民生,農村飲水不發愁

“現在,我們用水可方便了,就和城里的人一樣。”這是紅溝村村民范多勝對實現“戶戶通”自來水帶來的便利發出的由衷感慨。皋蘭山原供水設施始建于1999年,由于設計標準、設備狀況、供水規模等因素限制,加之供水管道埋深不夠,冬季無法供水,已不能滿足現有用水需求。為提高皋蘭山地區農民生活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城關區實施皋蘭山農村飲水提升項目。
該項目于2020年3月開工,克服項目面廣線長,許多地段施工難度大、管道敷設難、物資轉運難、隱蔽工程多等不利因素,新建泵房3座,三臺閣1000立方米高位水池,供水范圍為頭營村農戶及19家綠化單位,敷設干、支及入戶管道5558米。民族寺梁500立方米高位水池,供水范圍為民族村、卓家溝村,敷設干、支及入戶管道11906米。營盤嶺500立方米高位水池,供水范圍為二營村、三營村及紅溝村,敷設干、支及入戶管道17958米。項目于2021年12月進行試水運行,已對皋蘭山區供水范圍所有單位及住戶試水,成功率100%,目前正在籌備竣工驗收等收尾工作。

隨后,記者來到民族村村民馬燕平家中。他說:“自來水通到家里,我們不僅廚房用水更方便了,廁所也由旱廁變為水廁。除此之外,如果發現停水等用水不便的情況,村里配備的村級管網員會在一小時內到家里解決問題,保障我們24小時的通暢用水,這是真正幸福到心里??!”
“現在用水不愁!”在皋蘭山農家樂里,業主邊說邊擰開水龍頭,清澈的自來水流淌出來。據介紹,皋蘭山農村飲水提升項目是皋蘭山區域發展的基礎設施保障之一,設計供水規模至少能滿足皋蘭山區域30年供水需求,達到規劃水平年后,供水能滿足10萬人次/天。該項目建成后,將實現皋蘭山廣大群眾四季飲水,切實提高皋蘭山人民群眾生活水平。
提升行洪能力,實施生態治理

青白石街道是山洪多發區,排洪防澇一直備受關注。
為了增強防災減災能力,促進區域環境可持續發展,城關區實施了大浪溝項目。該項目于2022年9月開工,目前進度已達到58%。今年年底完成主體建設,計劃2024年竣工。項目治理洪道長度5.46公里,清淤總長度 2.01公里;生態治理段3.45公里。新建護岸6.13公里,新建固床壩24座。
通過對項目區溝道的治理,將建成完善的排洪系統,極大地改善項目區群眾生產生活安全,增強抗災能力,完善城市環境建設,減少水土流失,保護土地資源,對促進區域環境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有利于城市品牌的建設。
與此同時,城關區進一步督促青白石街道,逐一對青白石轄區內所有河洪道內建筑和生活垃圾進行一次集中整治,對淤塞河洪道進行清理疏浚,保證河道清潔衛生、行洪暢通。截至目前,累計清理河洪道垃圾500余噸、清淤疏浚洪道4.5公里、清理洪道內淤泥8000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