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在天山南北一個個調節水庫、引水樞紐、輸水渠系、節制水閘、智慧泵房、高標準農田建設等施工現場,灌區節水改造正緊鑼密鼓進行。水資源的利用效率有多高,新疆的發展空間就有多大,我區在著力提高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水平中,將灌區改造與生態環境改善相結合、與農業結構調整相結合、與農業綜合技術相結合,從灌溉源頭到田間地頭,精打細算用好每一滴水。
大力改水
注入豐收水力量
“我們種的小麥、玉米和棉花能夠連年豐收,離不開科學有效的水利保障。”5月4日,在瑪納斯河流域沖積平原地帶的瑪納斯河灌區,忙完春耕的瑪納斯縣樂土驛鎮焦家莊村村民陸慶云說。
瑪納斯河灌區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開發建設的大型灌區,灌區覆蓋瑪納斯縣、沙灣市、克拉瑪依市以及兵團第八師、第六師的部分墾區農場,為新疆的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全疆主要糧食生產大州昌吉回族自治州,灌區水利基礎建設是當地糧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十三五”以來,昌吉州共實施大中型灌區項目19個,總計改造骨干渠(管)道375公里,配套渠系建筑物1227座,改善灌溉面積265.94萬畝。2021—2025年昌吉州儲備大中型灌區項目15個,涉及7個縣市,目前儲備轉實施的項目有6個。
水穩定,產業興。新疆糧棉等作物連年取得豐收的背后,灌區現代化改造讓水力量不斷彰顯,為農業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葉爾羌河灌區是新疆最大的灌區,今年有多個節水改造項目實施。在莎車縣艾牙河達木斯鄉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水渠施工現場,工人們搶抓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黃金期,操作著各種機械施工作業。
莎車縣水利局工程股干部李永昌介紹,艾牙河達木斯鄉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完工后,將有效發揮防汛抗旱作用,減少水量損失,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同時,莎車縣棋盤河喀群鄉境內的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也在加緊實施。
記者從自治區水利廳了解到,2022年,我區投入16.1億元改造大型灌區6處、中型灌區13處,改善灌溉面積347.2萬畝。2023—2025年,全區繼續以南疆為重點,計劃改造大型灌區5處、中型灌區26處,改善灌溉面積250.16萬畝。
科學蓄水
發展地下供水網
今年,溫宿縣臺蘭河灌區佳木鎮舉辦的群眾文化活動,多以“新時代坎兒井”冠名。佳木鎮黨委委員、副鎮長王群表示,“新時代坎兒井”已成為溫宿縣的一張生態名片。
被譽為“新時代坎兒井”的臺蘭河坎兒井式地下水庫示范工程,是一項以科研帶項目,以項目促科研的地下水調蓄示范工程,通過上游引滲措施將洪水滲入臺蘭河山前沖積扇的砂卵礫石層中存儲,并通過邊緣大口徑取水井截取地下水。該工程于2021年10月開工建設,目前已完成90%以上的建設任務。
“我們在輸水方式上探索地下輸水調蓄的方式,這樣可使輸水損失減少5%—10%,農田灌溉水利用率提高到80%以上。”溫宿縣水利局黨組書記鄧萬紅說。
目前,若羌縣若羌河灌區“新時代坎兒井”工程也接近尾聲。該工程將建設176公里地下引水管道,貫通車爾臣河、塔什薩依河、瓦石峽河和若羌河,實現4條河流跨流域調水。加上米蘭河水庫向若羌縣城的調水,未來的若羌縣全域引水工程將實現5條河聯調聯動。
若羌縣水利局黨組副書記、局長王強介紹,充分利用引水、蓄水工程地勢落差,建設地下供水網,實現地下管網自流引水、地下管網保障供水,是若羌縣貫徹落實中央新時代水利工作方針的具體舉措。經測算,地下水網建設和農業節水灌溉技術的推廣,將使若羌縣有效用水的比例提升30%以上。
在資源性缺水與結構性缺水并存的新疆,越來越多的縣市和兵團團場正積極探索提高水資源高效配置和合理利用水平,因地制宜發展“新時代坎兒井”模式,推動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集約節約轉變。
智慧用水
興建高標準農田
博樂市貝林哈日莫墩鄉托森哈夏西村村民黃來喜從沒想到,給農作物澆水時在手機上就可以操作,既省時省力,又節水節肥,一個人能輕松搞定上千畝地。
灌區是由水庫、河流、渠道、田地、農作物組成的一個綜合體,灌區改造和管理要實現現代化、數字化、信息化,打通灌溉“最后一公里”的高標準農田建設至關重要。在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2019年至2022年底,全州高標準農田建設面積達76萬畝。到今年底,全州高標準農田面積將達143萬畝。
在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石人子鄉高家湖村,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于去年入冬前完工。“糧田”變為“良田”之后,村民們對今年的豐收信心更足。該縣農業農村局農業綜合開發資金保障中心主任李曉靜表示,高效節水生產模式能使每畝小麥單產增加65—75公斤,更重要的是種植戶嘗到水資源利用率提高、糧食增產的甜頭之后,讓有限水資源發揮最大效益的節水意識將進一步增強。
隨著“田小二”“田灌家”等智慧灌溉系統在一些灌區的廣泛應用,節水制度也在逐步完善。近年來,沙雅縣選派水利管理業務骨干幫助鄉村建立農民用水合作社122家,形成“合作社+農民”“企業+農民”、家庭農場、社會化滴灌運行管理等高效節水模式。分別向農民和村級農民用水合作社頒發初始水權證,完成初始水權確權面積168萬畝。為鼓勵農民開展高效節水活動,積極籌措資金,給農民發放節水補貼,目前已累計發放資金超過1.2億元。
截至2022年底,新疆已建成高標準農田5003萬畝,占耕地面積的47.39%,農田水利建設規模全國領先。在田成方、渠相連、旱能灌、澇能排、管得好的灌區現代化改造中,精確控制、精準計量、精細灌溉的智能化節水灌溉系統不斷推廣應用和提檔升級,新疆在全力節水控水攻堅的路上越走越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