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獲悉,截至2022年,成都已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388.77萬畝,到2030年逐步將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
走進彭州市桂花鎮1萬畝高效菜糧示范區,項目工地上正熱火朝天,筆直整齊的灌排渠已基本成型,工人們正趕著做最后的表面抹平和收尾整理。
當地干部興奮地告訴記者:“從今年開始,這片農田就再也不是零零碎碎的小塊,也不會旱澇不均了,老百姓積極性很高!”彭州彩林農機合作社的趙光友密切關注著這片農田,為即將到來的大春播種做準備。“經過高標準農田整理的土地,將徹底告別過去的大雨天倒灌、大旱天干旱、機械化無法實施的傳統農耕短板,澆水、排水省時省力,插秧機、收割機等大型農業機具暢通無阻。”他告訴記者,高標準農田用工少,從育秧到種植到田間管理到收割全程機械化,種田成本下降超過10%、每畝增產增收超過10%,兩項疊加,高標準農田為種植戶帶來的收益增長至少超過20%。
2022年,成都印發實施《成都市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21—2030年)》,明確提出將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的全新目標,以確保糧食安全,以永久基本農田和糧食生產功能區為重點,優先支持成都“一帶十五園百片”糧油產業園區實施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規劃新建高標準農田112.65萬畝、改造提升100萬畝。截至2022年,成都已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388.77萬畝,到2030年逐步將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
“咱們全村6000畝土地均已建成高標準農田,全部用于糧油種植。”黃光倫笑著說,“沒建成高標準農田前,合作社社員一個人最多種200畝地,還累得很。現在6000畝地幾個人就管下來了,還輕輕松松。”他告訴記者,現在這片地不僅實現了全程機械化,還實現了全程社會化服務,“我們的農事服務中心,可以提供育秧、插秧、收割、烘干等農時一條龍服務,例如集中育秧,比起過去的人工育秧、插秧,畝均節約成本120元以上;4000平方米的烘干車間,讓糧食收下來直接就烘干儲存,省時省工質量還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