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完善灌溉體系工程建設,全市農田灌溉用水系數超過省定目標值
濱州加大投資力度聚力實施工程建設,不斷完善灌溉體系,在全市范圍內對引黃灌區渠系、大中型河道進行清淤、治理。2020年到2021年期間,該市投資31.65億元,實施了引黃灌區農業節水工程,完成渠道治理2417公里,配套建筑物2613座,新打機井861眼,埋設管道2198.5公里,有力提升了引水能力。
該市充分利用工程設施合理配置水資源,多渠道保障灌溉用水。比如,依托引黃灌區農業節水工程,在河道沿岸合理布局提水泵站,鋪設地下輸水管道至田間地頭,形成了“布局合理、配套齊全”的農田灌溉網,使“無水灌溉、靠天吃飯”的旱地也具備了灌溉條件,有效解決了農田灌溉“最后一公里”問題;沾化區泊頭鎮將原有窯廠取土洼地整修為小水源,既能引蓄黃河水,又能在汛期引調徒駭河雨洪水,在項目區內構建“黃河水+雨洪水”雙水源供水模式,解決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問題,有效保障了項目片區內2萬畝農田的灌溉用水。
截至目前,濱州全市農田灌溉用水系數達到0.6437,超過省定目標值,農田灌溉條件得到極大改善,助力全市糧食生產實現十六連豐。
建立完善水權交易平臺及獎補制度,形成價格杠桿和財政補貼“兩手發力”格局
根據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要求,濱州市城鄉水務局出臺了《濱州市水權交易實施細則(試行)》,建立完善水權市場化交易平臺和相關制度,形成了以公司、村集體或用水戶協會為主的用水合作組織,引導各用水組織之間開展水權交易,奠定了農業水價改革的基礎。
該市制定精準補貼和節水獎勵辦法,明確了獎補標準和方式,每年政府財政預算列支補貼資金和獎勵資金,根據節水規模獎勵給基層用水組織和工程管護單位,確保改革形成良性循環。
同時,各縣市區按照與上級要求既“一脈相承”又“各具特色”的原則,全部出臺水權交易辦法,明確農業用水終端價格及農業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部分縣區已經制定了分類分檔水價,建立精準補貼和節水獎勵機制,形成了價格杠桿和財政補貼“兩手發力”格局,激發了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的活力。
節水灌溉信息管理平臺市域全覆蓋,全年節約水資源近6000萬方、節省灌溉成本約9500萬元
濱州市堅持以信息化推動改革精準落地,結合引黃灌區農業節水工程,推進實現節水灌溉信息管理平臺市域全覆蓋。
節水灌溉信息管理平臺通過在各渠道取水口布設信息化控制柜,或在田間出水口安裝計量水表,實現數據在線監測,確保做到“按量收費”。比如,陽信縣的智能自動化灌溉系統,由灌溉服務公司向用水戶制發IC卡,在控制柜插卡后,即可實現灌溉,水費按照所用電量進行折算,形成了“插卡灌溉、以電折水、計量到戶”自動化灌溉模式,避免了“大水漫灌”造成水資源浪費。同時也解放了農村中青年勞動力,騰出充足時間從事其他工作,增加收入。
據估算,通過節水灌溉信息管理平臺,使每畝次灌溉水量由改革前的80方減少至70方,灌溉成本由40元減少至20元,灌溉時間由2小時減少至40分鐘至1小時,全市全年可節約水資源近6000萬方,為群眾節省灌溉成本約9500萬元,真正做到了既省時、省力、省錢、省水又增產、增效、增收入。
因地制宜打造出一批用水管理有效模式,陽信縣高效智能節水灌溉模式被國家發改委、水利部等四部門評為典型案例
濱州緊抓產權制度改革和運行管護機制建設關鍵環節,組織和指導縣區大膽創新實踐,探索建立切實有效的工程管護模式,在工程建后管護上真正實現“破題”,因地制宜打造出一批用水管理的有效模式,切實彌補了多年來慣性推行用水戶協會模式造成的管理短板。
在泵站提水區,該市陽信縣主要采用“小型化、分散式泵站提水+管道化輸水+自動化灌溉”模式,相繼成立了山東朝陽灌溉工程公司和民通農業工程服務公司,在工程規劃建設初期公司介入,全程參與,形成了“民辦公助、以獎代補、先建后補”的工程建設模式;對管護范圍內的小型農田水利設施進行統一管理、規范運作,配備農業灌溉營業服務大廳,開通灌溉水費微信支付渠道和工程維修服務電話,完成灌溉成本核算,與用水戶協商制定水價,形成了工程權責明晰、水費計收合理、管理維護到位的良性管護運行機制。陽信縣高效智能節水灌溉模式被國家發改委、水利部等四部門評為典型案例,濱州市3次代表山東省在全國會議上做典型發言,陽信縣被水利部授予“全國高效節水灌溉示范縣”榮譽稱號。
在自流灌溉區,濱城區根據水系分布和群眾灌溉習慣,合理劃分計量單元,明確了單元內畝數、戶數、四至范圍等基礎數據。按照“總量控制、水量包干”原則,因地制宜配套便攜式流量計,通過“以時折水”方式計算水費。在灌溉過程中,濱城區充分發揮村級組織作用,統籌灌溉用水順序,避免搶水爭水現象,灌溉效率提高了15%。
在井灌區,鄒平市、博興縣在借鑒原來管理模式的基礎上,建立“鄉鎮水利站+用水組織+單井管理小組”三級管護模式,鎮級牽頭成立用水組織,負責全鎮灌溉井管理工作,村級用水組織負責管理灌溉井小組運行,用水農戶成立灌溉井管理小組,負責灌溉井正常運行管護工作和水費收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