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管網破損嚴重,二次供水改造需求迫切
世紀春天一期小區位于迎霞路以南,網船班路以西。該小區共計有31棟建筑,共174戶。世紀春天一期小區目前以總表計費,為市政直接供水。“我們是2005年交房的老小區了,現在入住率達到90%以上,小區的管網老舊,爆管破損、漏水嚴重,”周肆清告訴記者,“漏損的水要分攤到業主身上,嚴重的時候,物業公司一個月要補一萬元的水漏費。”近5年來,小區因為管網老舊、水漏費產生的矛盾越來越明顯。

(長沙市開福區西長街港務局宿舍新舊管道對比。 王翊瑋攝)
同樣為管道破損所苦的還有開福區西長街港務局宿舍。據長沙市供水公司項目負責人介紹,現在該小區的戶表改造項目已基本完成,將于本周內進行最后的水管接駁工作。“我們小區的業主年紀都比較大了,腿腳不方便,之前用總表計費的時候,老業主去營業廳或者物業公司繳水費有困難,”鹽道坪社區副書記劉紅梅介紹,“現在線上繳費,非常方便。”

老舊小區改造,直接關系市民的居住環境,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現階段,市民對優質供水有著更加高標準的需求。與此同時,部分既有小區也存在著管道老化導致的漏損嚴重、總分表水量差異的現象。尤其是二次供水環節,存在管理維護的缺位、信息化水平低現實的痛點……這些因素都讓二次供水改造需求迫切。

長沙市供水公司項目負責人石璧生向記者介紹,此次戶表改造中,所有用戶均為一戶一表。本次納入城區居民住宅小區供水設施戶表改造的項目,統一交由供水企業依法依規組織實施,改造一個項目接管一個項目。戶改工程的完成使居民用水更放心,解決了由于管道老化造成的水資源浪費與供水矛盾。
通過此次居民住宅小區二次供水設施戶表改造工作,可實現“抄表到戶、計量到戶、服務到戶”。推動形成權責明晰、管理專業、監管到位的居民住宅二次供水管理工作新格局,進一步保障了該區城市供水“最后一公里”的用水安全。

“工作啟動之前,轄區街道社區加強與居民的溝通協調,做好宣傳宣講,強調老舊小區戶表改造工作的必要性及優點,取得用戶的理解和支持。”開福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趙威說道,“同時堅持做好居民意愿度調查,在小區居民整體意愿度達到90%后即啟動改造。”
長沙二次供水改造的變遷,多方籌資的334原則
在2013年之前,長沙市居民戶表的現狀是,封閉式小區一般是總表供水,物業管理供水設施。開放小區一般是樓棟或單位公用總表,基本是自治,少有物業管理。而新建小區基本都是物業管理,總表供水。
從2013年開始,長沙市人民政府聯合長沙市供水公司出臺政策文件,在新建小區對二次供水設施實行統建統管,同時對老舊小區實行免費戶改。二次供水設施按照統一規劃設計、統一組織建設、統一管理維護的原則進行建設,并將戶改基金納入統建資金中統籌使用。

2017年開始,由于政策、環境等影響,免費戶改的政策全面停止。四年后,2021年,《長沙市城區居民住宅小區二次供水設施戶表改造實施方案》發布。新的戶改方案出臺,提出了“334”原則。居民住宅小區供水設施戶表改造資金由用戶、區級財政、供水企業按照3:3:4的比例進行分擔。即用戶或維修基金出資30%,轄區政府出資30%,剩余40%由供水企業兜底。
在實際實施過程中,改造取費標準參照2013年原戶改投入成本的標準,大概按4000元/戶計取。其中用戶出資費用按1200元/戶計取用戶出資總金額,區級財政補貼部分按1200元/戶計取,改造資金不足部分由供水企業兜底解決。
“本來是四千多的維修費,現在有了這個334原則,居民只要出1200元,”世紀春天小區業主常女士開心地表示,“這是能讓市民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利民政策。”
記者通過開福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相關人員了解到,目前,開福區按照計劃已完成30個小區的二次供水設施戶表改造項目工作的鋪排,現已全部完成現場踏勘工作并根據各小區情況出具符合小區現實的戶表改造方案。
根據各小區實際情況,該區住建部門與供水公司共同加快推進世紀春天一期小區、港務局宿舍小區等5個小區的戶表改造工作并作為開福區試點項目。目前,有4個項目的前期流程已完成,3個項目已進場施工。預計到今年年底,開福區將有進場施工戶改項目8個,接下來將繼續對開福區所有滿足戶表改造條件的小區進行現場聯合踏勘,并于22年底完成該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