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路事業發展中心負責的10座橋梁防撞墩建設項目,作為今年省交通系統的考核內容,本月底將接受考核監察。時間緊、任務重,但建設項目涉及泰興市、醫藥高新區(高港區)、靖江市和市級層面,按層級審批要求,該項目需要編制3個防洪評價報告,組織3次專家評審,最后申報獲取3項批文。“如果按層級申報審批,耗時長,很難完成省布置的任務。”顧靖說。
“為提高辦事效率,保障建設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建成,完成省里交辦任務,各市(區)水利部門協商,委托市局統一辦理審批。”市水利局水政處相關負責人表示,由建設單位提供1個報告,市水利局會同有關市(區)水利部門共同組織1次專家評審,下發1項批文,就可以完成手續。
“對我們來說,這種審批模式真正實現了減環節、減時間、減成本,審批速度提高了,項目建設變快了,企業滿意度也隨之提高。”顧靖對水利部門高效便捷的服務連連稱贊。
“涉水建設項目一體化行政審批目前還在探索完善階段。”市水利局水政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局正對涉水建設項目在工程建設許可階段涉及的審批事項進行整合,對各類技術性評估事項實行“五個一”,即一次申請、一次告知、一次編制技術報告、一次性評審、一次批復。原本應由市、市(區)兩級分別開展評審、批復的事項,以項目法人為單位編制一份技術報告,由市級組織,市(區)共同參與評審,由此提升涉水行政審批效能。下一步,市水利局還將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提高涉水建設項目審批效率,切實方便企業和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