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以來,密云全區213艘漁船下水捕撈,晝夜不停、魚蝦滿艙。對400余名漁民來說,能開船捕撈的日子,就是豐收的日子。而對執法大隊來說,全年都要維護好水源安全并保障漁民捕撈環境。

8月12日,密云水庫綜合執法大隊分水路、陸路開展聯合突擊大檢查。當日,密云水庫安全整治百日行動啟動。
48歲的段小龍,自1995年參加工作后就沒離開過密云水庫。2011年,段小龍加入中國共產黨。他對保護水庫有了更深的認識,“對我來說,保護好水庫就是為人民服務。我就踏踏實實守護好咱們密云水庫,保障首都人民喝上放心水”。
段小龍回憶,上世紀90年代,執法人員少,設備差,通訊幾乎靠喊,船只以手搖船為主。當時偷魚的人法律意識非常淡薄,經常出現暴力抗法的情況。每到四五月,執法人員24小時要在庫里巡察,打擊非法電魚行為。“那會兒感覺水庫太大了,有時候一走就是幾天,感覺怎么走都走不到邊兒似的。”
如今,密云水庫執法大隊已經建立起“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體的保水工作體系,人臉識別、車輛識別、數百臺攝像頭全天候無縫隙監控,還有無人機、無人船配合執法。
有一年,執法無人機抓拍到一個在庫區進行違法垂釣的人,執法人員拿著照片去派出所一查,就搞清楚是哪個村的人了。當執法人員來到面前時,違法人頗感意外,說沒想到躲在那么隱秘的地兒都能被發現。
開漁季,執法隊員會對漁民逐一核查捕撈許可證,挨個檢查漁網網眼大小。“所有船只下水之前必須檢查網眼,網眼要達到14.5厘米以上,且必須持有捕撈許可證,嚴格落實人證合一,必須采用手搖船,不可以加掛任何動力裝置。”

10月8日,密云水庫綜合執法大隊隊員在岸邊檢查漁船上的漁網是否合規。
這些年,水庫執法組織建設越來越完善。
2016年,密云水庫管理處和涉及水庫執法的8個部門組建聯合執法大隊,全權負責水庫執法工作。2018年,密云水庫綜合執法大隊成立,統一行使區級部門涉及密云水庫一級保護區的131項涉水執法權。整個綜合執法隊由7個鄉鎮分隊和1個水上分隊組成,鄉鎮分隊負責鎮域內的保水工作,水上分隊負責水上的保水工作。
從2018年到今年9月,密云水庫綜合執法大隊共查處涉水違法行為1950起。

10月8日,密云水庫綜合執法大隊隊員在岸邊檢查漁業捕撈許可證。
“除了保水,保護漁民人身和財產安全也是我們的責任。有一年,一個漁民在打魚過程中心臟病發作。我們接到求助后,立即開機動船把他接上岸,并聯系醫院。有時候風大,漁民的船脫了錨,漂流到其他地方,我們會幫助漁民找船。”
段小龍說,隨著北京市保水力度的加強,以及密云水庫水質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密云水庫的認識也在加深。水庫邊上的不少村民陸續開始參與保水工作。目前,已有2000多名水庫周邊村民加入保水隊伍。
密云區今年重點打造黨建品牌“密云先鋒”,4萬多名黨員聯動起數十萬群眾,在“保水保生態”“鄉村振興”“綠色高質量發展”等領域,起到模范帶頭、積極示范作用。
今年,密云水庫綜合執法大隊水上分隊隊長崔小軍獲評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他說,“公仆心”,就是初心使命之心,隊員們不怕穿山林、蹲草叢、踏寒冰的辛苦,讓密云水庫天更藍、水更清、景更美,讓首都市民的飲用水源安全更有保障,是每一個執法隊員的初心和使命。

10月12日,段小龍提醒漁民,大風天氣注意安全。
近年來,密云區保水隊伍不斷壯大,70余名專業執法隊員、700名“水源生態保護崗”、2150名保水網格員,形成內有執法隊、外有網格員的同心保水護水隊伍,從庫區內到庫區外,從周邊到上游,水源管護體系“防護網”越織越大。同時還成立了“水庫兒女”“首都老兵”保水志愿服務隊,他們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參與到密云水庫環境保護、保水護水宣傳等各項工作中,進一步構筑全民保水新格局,守護好密云水庫這盆“無價之寶”。
9月25日,有漁民一晚上打了2400斤魚。段小龍得知后很高興,“希望密云水庫環境更好,出更多好魚,能形成一個精品密云水庫魚品牌,讓大伙掙更多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