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级爽快片淫片高清特级_日韩中文字幕网_国产视频在线免费观看_好男人资源在线观看高清社区

歡迎光臨水表信息網!
行業資訊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供水新聞
 
供水新聞

臨沭縣:“三化”并舉打造農村飲水安全“沂蒙樣板”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2-10-17  來源:臨沂市水利局  瀏覽次數:326
          臨沭縣創新思路,優化服務,努力打造標準化建設、科學化提質、企業化經營、智慧化運營的模式,讓全縣農村居民喝上了干凈水、安全水、放心水。

推行城鄉供水一體化,讓群眾飲水更加保障

臨沭縣全面推行城鄉供水一體化,按照“提標、補源、增廠、強網”的工作思路,加大資金投入,健全體制機制,全力保障農村居民飲水安全。一是打造“多源一網”供水體系。扎實開展村村通自來水工程,累計投入資金5.8億元,新建改建凌山頭水廠、西盤水廠、第二水廠、石門水廠等,最大日供水能力達6.7萬噸,22.35萬戶接入城鄉供水管網,形成了總長度620公里的城鄉一體化供水管網。二是推行“同網同質”服務模式。推行城鄉居民階梯水價制度,通過政府適當補貼,縣城水價3元/噸,農村水價1.55元/噸,一戶一表,按月收費,按戶記賬。同時加大財政支持力度,戶表以上的管網維護費用由縣財政承擔,戶表以下維護費用由用水戶承擔,切實減輕群眾水費負擔,讓農村群眾喝得起放心水。三是構建“建管結合”長效機制。按照“三化六統一”要求,即堅持農村供水工程規模化建設、市場化運作、專業化管理,明確由縣自來水總公司對工程實行統一規劃、統一施工、統一運營管理、統一服務、統一農村水價、統一應急保障,設置供水服務站4個、聘請管水員40名,負責轄區內管網維護、應急搶修、上門服務等工作,解決了農村供水“最后一公里”管理難題,確保農村供水工程建得好、管得好、用得好。

加快運營管控智能化,讓農村供水更加便捷

隨著農村供水管網不斷延伸,線長面廣的管網管護越來越困難,臨沭縣應用供水信息化管理系統,有效提高供水管理的精度和效率。一是堅持硬件先行。累計投資1800萬元,建設水廠檢測、管網監測等基礎設施。其中投資170萬元,建成農村飲水安全水質檢測中心,可完成42項水質指標檢測;投資600萬元,建設具備實時監測、遠傳遠控等功能的供水管理系統;投資1030萬元,升級改造供水管理系統,建設監控調度中心和供水工程自動化、運營管理信息化2個平臺,新建水源信息采集系統5處、水廠信息采集系統4處、管網流量監測點50處。二是突出智能管控。供水信息化系統對加壓站、主管網,以及水源水、出廠水、管網水和末梢水水質進行實時在線監測,實現了水廠水質指標、供水管網末端壓力等實時監控,極大提高了供水工程管理效能。其中,供水工程自動化平臺可實現設備自動化運行控制及遠程遙測、遙信、遙控、遙調等功能。運營信息化平臺包括生產管理、運維管理、經營管理等5大體系、20個子系統,實現供水企業“從源頭到水龍頭”的全過程管控,有效提高水費收繳率、降低管網漏損率。三是提高服務效率。在線下,用戶端安裝了智能遠傳水表,可將用戶水表數據定時自動傳送,減少了抄表工作量。在線上,系統上線了支付寶、微信等便民服務模塊,管水員和用戶可通過系統報停、報修、申請開戶、充值、繳費等操作,也可借助微信公眾號、網上客服等平臺反映問題,解決了群眾煩心事,提高了用水戶滿意度。

促進供水服務智慧化,讓智慧水務更有效益

一是科學調度,實現節能降耗。系統根據不同時段、不同區域的用水需求變化,利用水利模型和信息化手段,進行科學合理的優化調度,在保障供水安全的基礎上,達到了節能降耗、保護設施的目的。如:通過監測管網壓力變化,可以調節不同加壓站的壓力值,降低水泵功耗,甚至可以關閉大型加壓站,啟動支管線上的小型加壓站。僅此一項,每年可節約電費100余萬元。二是合理規劃,降低管網漏損。通過制定合理的分區方案,利用管網GIS系統,有效監控主管網的壓力、流量、水質等變化情況,借助測漏修復、壓力調節等方式,降低管網漏損率,全縣城鄉供水管網漏損率下降至12%左右。三是創新管理,節約用工成本。通過調度系統及自控設備,水廠、泵站實現無人值守。應用遠程抄表、微信繳費、自助繳費終端機等信息化手段,可節約人力近三分之二,每年可節約人工成本200余萬元。

農村供水工程主管道安裝施工

臨沭縣凌山頭水廠

臨沭縣農村飲水安全水質檢測中心


農村居民用上了放心水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于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行業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