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级爽快片淫片高清特级_日韩中文字幕网_国产视频在线免费观看_好男人资源在线观看高清社区

歡迎光臨水表信息網!
行業資訊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供水新聞
 
供水新聞

上善若“水”滋潤千萬家 ——鄭州自來水投資控股有限公司高質量發展綜述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2-10-14  來源:河南日報  瀏覽次數:656
 

    ①堅持28年開展“供水服務,春暖萬家”活動。

    ②水質監測中心化驗人員正在進行水質檢測。

    ③“短袖哥學雷鋒服務隊”走進廣場開展便民服務活動。

    ④供水服務從點滴做起。

    ⑤國家供水應急教育中心西北基地落戶鄭州。圖為應急供水車輛展示。

    劉灣水廠沉淀池鳥瞰圖。

 

    □李林 李懷明

    不斷發展的城市形同高樓大廈,而供水等民生供給猶如扎向地底的堅實根基,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撐,關系著千家萬戶!

    當前,鄭州正堅定不移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錨定“兩個確保”、實施“十大戰略”,聚焦“當好國家隊、提升國際化,引領現代化河南建設”。10年來,鄭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不斷跨越出彩:生產總值躍升至2021年的12691億元,增長1.3倍,基本保持每年跨越一個千億元臺階態勢。

    鄭州闊步前行,鄭州供水事業也始終圍繞“供水為民”的宗旨,長足有序、開拓創新保持高質量發展!

    目前,鄭州自來水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鄭州自來水公司”)實際供水能力已達到173萬立方米/日,南水北調供水使用量提升至92.77%。2021年,售水量達4.23億立方米,比“十二五”末提高近43.76%;新增注冊用戶23.92萬戶,達到143.88萬戶;新增供水管網3131.1公里,管網總長度達到5999.6公里,有力助推了鄭州市的新發展。

    合格率100%確保群眾喝上放心水

    10月10日,走進鄭州自來水公司水質監測中心如同來到一個龐大的實驗室,各種檢測儀器和大大小小的試管、樣本,讓人不禁被嚴謹的專業氛圍所感染。

    “鄭州自來水公司水質監測中心是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認證的國家城市供水水質監測網鄭州監測站,水質檢測人員均通過了專業的技能培訓,具備相應項目的檢測資質。”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

    在一個操作臺前,工作人員正在進行樣品檢測。據了解,目前鄭州監測站開展檢測的有生活飲用水、天然水、實驗室用水、水處理劑、輸配水管材等五大類19種產品,通過計量認證的項目達225項,是河南省首家通過《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規定的106項檢測能力國家認證的單位。鄭州市民所飲用的自來水,也在這里取樣定質,層層把關。

    城市供水安全是第一要務。

    鄭州自來水公司實行制水廠車間(班組)檢測、水質監測中心駐廠化驗室檢測、水質監測中心檢測三級水質檢測制度。由公司水質監測中心在各制水廠派駐駐廠水質檢測人員。目前,主城區內管網人工水質監測點共有129個,嚴格按照國家和省市主管部門的要求定期檢測、統計、上報,其中水質檢測報告每月上報至鄭州市城管委、鄭州市衛生監督局以及住建部國家水質監測中心。

    同時,鄭州自來水公司制定有管網水質監測點設置規劃,在現有管網上增加45套水質在線檢測設備,實時監測管網水質情況。鄭州市衛生管理部門也定期對供水廠出廠水、管網水水質進行抽查監督,并在管網和用戶末端設置有水質在線監測點,對集中供水水質進行實時檢測和監管。

    不僅如此,為全面提升鄭州市自來水品質,2011年—2013年,鄭州自來水公司對柿園水廠、白廟水廠進行了提升改造,增加了臭氧活性炭深度處理工藝;2014年建成通水的劉灣水廠,是目前鄭州市采用南水北調水源規模最大的水廠,并已采用深度處理工藝;2019年侯寨水廠通水,也采用常規處理工藝加臭氧活性炭深度處理工藝,進一步提高了出廠水質。

    此外,除了保障市民的高品質用水,東周、石佛、龍湖水廠下一步將采用更加先進的超濾和納濾膜處理工藝。屆時,出廠水將達到直飲水標準,感官指標和口感進一步改善,令市民可享用更好的飲水體驗。

    提升供水能力扛起城市發展重任

    近年,緊抓國家支持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重大機遇,鄭州開啟了向全國乃至全球城市體系更高層級城市邁進的新征程。其中,全市新型城鎮化率由2012年的66.2%提高到2021年的79.1%,建成區面積達到1342.11平方公里。

    數字遞增的背后是各項事業全力推進的結果。

    在城市用水需求持續、快速增加的挑戰下,鄭州自來水公司及時謀劃供水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水廠、水源、加壓泵站等設施布局,加快水廠的提升改造和擴容建設,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水廠建設明顯加快。

    2014年隨著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通水,配套建設的劉灣水廠(40萬噸/天)、港區一水廠(20萬噸/天)、羅垌水廠(16萬噸/天)相繼投產,鄭州市作為南水北調受益區域率先使用上了優質的南水北調水源。

    2019年侯寨水廠投產運行;2020年橋南水廠投產運行;2022年龍湖水廠建設緊鑼密鼓進行,目前正在調試中,即將投產運行。同步還對東周水廠和石佛水廠實施高品質提升改造,預計2024年將陸續完成。

    到2022年,鄭州自來水公司共運行水廠達9座和泵站3座,水廠干管連通,基本消除了城區供水低壓區,形成中心城區主干管網互聯互通、相為支撐的一體化供水格局。

    水源是城市供水的根本。在水源方面,鄭州自來水公司積極建設“以南水北調水為主、黃河水為輔”的多水源安全保障體系。在河南省水利廳、鄭州市水利局的大力支持下,目前,鄭州自來水公司正在謀劃和實施南水北調口門引水能力改造工程、南水北調原水管道連通工程、鄭州東部原水干管工程(一期)、羅垌水廠配套調蓄池工程等多項水源工程。

    “比如,謀劃的南水北調原水管道連通工程,建成后,實現市內南水北調原水東西互濟、成網成環。目前已經開工建設的鄭州東部原水干管工程,該項目從南水北調干渠20號小河劉口門引水,向龍湖水廠、東周水廠、橋南水廠以及規劃中的九龍水廠供水,同時與開封供水管道連通。管線總長度46km,總投資23.97億元。項目建成后,將極大增強鄭州東部供水保障能力,提升我市居民用水品質,同時也為開封提供南水北調水源。”鄭州自來水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

    目前已實現3座水廠雙水源保障運行,一旦發生水源異常,隨時切換,為水廠穩定、安全運行提供堅實保障。

    到2021年年底,鄭州自來水公司總資產超過106.25億元,比“十二五”末增長40.12%;凈資產61.60億元,比“十二五”末增長114.41%;年供水量達到4.85億立方米,比“十二五”末提高37.72%;年售水量達4.23億立方米,比“十二五”末提高43.76%;最高日供水量達到159萬立方米,比“十二五”末增長39.75萬立方米。

    由此可見,通過推進水廠高質量建設,優化管網布局,鄭州城市供水能力大幅提升,2022年鄭州自來水公司實際供水能力已達到173萬m3/d,可基本滿足鄭州市用水需求。

    為讓市民滿意政府放心不斷奮進

    鄭州人印象里,連續28年“供水服務、春暖萬家”行動中,鄭州供水人藍色的制服成了一道耀眼的為民服務“風景線”,更有深入社區、走進群眾義務服務的“白師傅便民服務隊”、頂風冒雪二話不說捋起袖子伸進冰水中搶修的“短袖哥”和他的“學雷鋒服務隊”等,都已經逐漸成為鄭州供水的優化營商環境“新名片”。

    鄭州供水人在優化營商環境與便民服務中下了哪些“硬功夫”?

    近年來,鄭州自來水公司在用戶報裝服務模式上不斷細化與深化,針對社會投資低風險小型倉儲項目用水需求推出“六個零”服務,即“零材料、零上門、零成本、零時間、零環節、零審批”,極大簡化了供水報裝程序。

    設立供水營商專員,為用戶提供報裝前期的咨詢輔導工作,通過工改系統、“多規合一”平臺等渠道提前獲取項目建設信息,在用戶提出用水申請前,主動上門靠前服務。完成用戶報裝工程市場化改革,面向社會依法依規公開招標確定市場化改革入圍單位,進一步加強對用戶報裝工程項目的管理。

    該公司對供水接入小型項目持續推出費用減免舉措,并主動承擔紅線外工程建設費用,代辦相關行政審批手續,2021年以來公司共代辦紅線外行政審批手續118項,主動承擔紅線外工程建設費用約2000萬元;疫情期間實行“欠費不停供”舉措,設立6個月水費緩繳期,不計收欠費違約金。

    用足內力,還要借助外力,2021年12月3日,鄭州自來水公司組織召開優化營商環境用戶座談會,聽取用戶意見建議,并聘請12位來自房地產開發商、物業公司、醫院、媒體的用戶代表作為公司營商環境監督員,對供水服務和營商環境工作進行監督指導。

    同時,鄭州自來水公司還將便民服務的內容與質量不斷擴大和提升。如今鄭州供水熱線已擴展至16條,日均接電達1500余通,供水服務渠道由原來的“三來”擴展至河南政務服務平臺、豫事辦、鄭好辦、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支付寶等網絡平臺,網辦業務項目擴展至網上報裝、更名過戶、水費繳納等19項。

    2021年以來,鄭州供水共受理用戶網絡申請業務3萬余件,并通過停水公告、溫馨提醒、水費賬單等信息的主動推送,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多渠道、全方位,讓用戶足不出戶即可享受到便捷、高效的供水服務。

    在管網維修方面,承諾接報漏水后60分鐘內趕到現場進行處理;漏水維修一般不超過24小時復水,管道爆管4小時內止水,晝夜不間斷搶修。對于停水超過24小時的,采取送水服務,以盡量降低停水給市民帶來的影響。

    鄭州自來水公司營商環境建設工作受到了鄭州市委市政府及市城管局的一致肯定,被鄭州市委市政府連續兩年授予“鄭州市優化營商環境先進集體”稱號,被鄭州市城市管理局授予“2021年度營商環境先進單位”稱號。在2021年度河南省營商環境評價中,鄭州市獲得用水指標位列全省第三。

    科技創新為引領智慧水務筑平臺

    隨著云計算、5G等新技術應用的日益廣泛,企業對提高運營效率的需求更加迫切,智慧水務必然成為水務企業轉型升級的有力工具。

    “智慧化對于水務行業的意義是非線性思維,是管理理念、商業模式、頂層設計的變革,其價值是全方位的。”鄭州自來水公司主要負責人介紹,智慧水務的內核是科技創新,通過技術的提升與大數據、云平臺的運用,可在保障安全供水和人員作業安全的基礎上,均衡管網壓力,統籌供水生產和施工建設,最大限度滿足用戶的全時段用水。

    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的發展思路是一劑強心針,矗立于發展的浪潮中,鄭州自來水公司始終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不斷構建智慧水務平臺。

    2016年12月,國務院批復《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賦予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的定位和職責。智慧城市的建設需要智慧供水作為重要支撐,因此,“鄭州市智慧供水系統工程”被列入“鄭州市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新三年行動計劃”。“十三五”以來,鄭州自來水公司把智慧水務作為提升公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工作,以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等高新技術為支撐,系統包括智慧生產、智慧經營、智慧服務、智慧管控部分。

    如,在智慧生產中的水質管理平臺包含水質一張圖、三級水質檢測、水質在線監測、涉水產品管理、管網及二供水質管理等模塊,可以實現人工檢測數據的及時上傳,水廠、管網等水質情況的實時監測。通過水質管理平臺的大數據分析功能,充分利用水質數據,并根據分析結果更好地指導生產和提高水質。

    另外,聚焦水質安全、漏損控制、工程質量等工作重點和難點,鄭州自來水公司共研究各類科研課題22項,積極申請專利,獲得2項發明、12項實用新型專利,推廣使用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公司技術研發和應用能力進一步提升。

    下一步,鄭州自來水公司計劃以智慧化、智能化為目標,加快智慧水務系統建設與應用,盡快完成線下業務向線上業務的轉化,打通全市供水廠、管網、泵站及各種附屬設備聯通關系,實現“一圖通顯”“一網統辦”“一網統管”,實現生產數字化、管理協同化、決策科學化、服務主動化。

    未來,打造規劃、資源、建設、運營“一體化”,建立水源保障、水廠互備、管網互通、信息共享的供水“一張網”,支持城市發展,服務全市百姓,鄭州供水人的前行腳步鏗鏘有力!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于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行業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