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實責任主體,及時安排部署。省水利廳主要領導多次就防汛抗旱工作進行部署,并多次召開會議專題研究抗旱和確保農村供水安全工作。印發《關于做好干旱期間農村供水保障工作的通知》,進一步壓實各市縣農村供水“三個責任”,把守牢農村飲水安全作為干旱期間農村供水保障的首要目標和工作底線,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做好防旱抗旱各項準備工作。同時,統籌當前與長遠,組織編制《江西省水利防旱抗旱能力提升實施方案》,通過全面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等一系列工程措施,有效解決我省抗旱短板弱項,切實保障農村飲水安全。
強化“四預”機制,落實預案管理。各市縣水利部門通過與氣象、水文、農業等部門協調聯動,建立完善抗旱預報、預警、預演、預案機制,根據旱情發展變化,及時調整完善農村供水應急預案,重點關注“千噸萬人”供水工程及農村偏遠地區飲用水水源地取水情況,聚焦干旱期間水源狀況和水廠運行管理,目前全省780處“千噸萬人”供水工程已制定完善應急預案,各工程供水平穩正常。
加密巡查頻次,強化排查整治。為保障干旱期間農村飲水安全,各地結合正在開展的動態監測、城鄉供水一體化“三進兩促”行動、排查整改等相關工作,進一步加密檢查巡查頻次,開展農村飲水水質監測,重點排查地勢較高、距離偏遠和引山泉水為水源的地區和小型農村供水工程,并按周調度供水狀況。截止9月12日,全省77縣(區)存在農村飲水受旱情影響,全省累計因旱飲水困難人數17579人,各地已通過管網延伸、新建水源、啟用應急水源、拉水送水等方式解決飲水問題。其中,萬安縣針對排查出的121戶飲水困難戶問題,采取應急送水和管道延伸的方式,有效緩解了當地群眾飲水問題。高安市針對村前鎮龍溪村出現的42戶飲水困難情況,組織車輛應急送水,同時安排10萬元移民資金用于該村組實施打井項目,保障飲水困難群眾用水需求。截至目前,已對40余縣(區)200余處農村供水工程水質進行采樣和檢測,對于出現的臨時飲水困難情況,已采取應急水源臨時供水、應急送水等措施進行解決,全面保障我省農村飲水安全。
加強宣傳引導,暢通信息渠道。干旱期間各地水利部門和供水單位通過電子屏宣傳、橫幅、發放宣傳手冊等多種形式積極引導居民采取分時段用水、一水多用等方式進行節約用水。同時,公布16701個農村供水服務熱線和116個市縣農村供水監督舉報電話,并定期開展開展抽查。截至7月底,已抽查11個設區市、100個縣(區)農村供水監督舉報熱線,533個農村水廠服務熱線,提醒各市縣確保監督服務熱線暢通,及時回應群眾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