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六盤山西麓的寧夏回族自治區隆德縣。這里過去干旱缺水,居民飲水困難,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如今,隆德縣居民也喝上了放心的自來水。目前,隆德縣自來水覆蓋率100%,還獲得“全國農村人飲安全工程示范縣”稱號。
1993年參加工作時,鄉親們要從溝里拉水存到窖里,縣城還時常因春旱鬧“水荒”。2014年開始,我擔任沙塘水利工作站負責人,開展了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農田水利設施產權制度改革和創新運行管護機制試點工作,建成信息化管理中心,建立了包括農業灌溉供水綜合管理、智能預售水管理、遠程智能計量監測和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水情控制等多功能的自動化系統,達到了信息化、實時化、精準化管理目標。
沙塘水利站創新推行農村飲水安全精細化管理“432”的片區管理模式,把4個鄉鎮分為3個片區,對大水溝片區采取“單位+村委會+委托”管理,對黃家峽、羅家峽片區采取干管合并、支管委托用戶直接管理,從根本上解決了用水管理問題。另外,采取“小工程大聯通”的辦法和“3321”的便民措施,進一步落實水費收取公示制、辦事程序公開制、報修服務限時制,確保搶修實現干管不超3天、支管不超2天、用戶不超1天的承諾,提高了供水保障率。在2019年召開的全國農村飲水安全推進現場會上,“432”片區管理模式受到廣泛關注。
如今,新組建的水務公司將過去“村組各自為戰、分散式經營”的管理方式變為供水企業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管理,水質安全、服務水平和供水保障能力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