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水務集團應急指揮中心工作人員隨時監控運行數據是否有異常。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訊(梁浩楠)連日來,重慶晴熱高溫天氣不斷,日用水量不斷攀升。8月14日,記者從重慶水務集團了解到,日前,重慶中心城區及合川、江津、萬盛經開區日供水量已超400萬立方米,創歷史新高。用水高峰期間,除了自來水廠加強巡檢之外,還有哪些手段保證城市供水系統穩定安全運行,確保市民日常用水無憂?

運維人員通過智慧水務運管平臺實時監管水廠運行情況。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近年來,重慶城市供水系統不斷延伸、增大并更為復雜。特別是山城特征,使城市供水系統形成了管網覆蓋面大、管網距離長、加壓級數多、管網運行壓力高等特點。重慶水務集團客服分公司應急部副部長華麗娜介紹,為城市供水安全保障體系提供強有力的支撐,重慶水務人用上了“智慧”的手段。

運維人員檢測高位調節池視頻安放設備。工作人員檢測自來水流量壓力。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在重慶水務集團應急指揮中心,巨大的大數據屏幕上,中心城區自來水廠和輸配管網的運行情況一覽無遺,流量、壓力、水位、水質等一個個運行參數,一幅幅趨勢曲線圖、供水流向圖,還有關鍵部位的視頻監控畫面,都在不停閃動顯示著。

運維人員檢測自來水流量壓力。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據悉,這一個個遠傳數據和信息,要依靠遍布市區各關鍵節點的數百個監控遙測點發送回來。但它們的維護工作可不輕松,要靠專業技術人員經常檢查維護,遇到突發故障,不管冬冷夏熱、風霜雨雪都要及時趕赴現場檢修。

運維人員冒著酷暑工作。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江南水廠前驅路調節池遙測點位于南岸區半山腰,一路上需爬坡山坎,進出僅靠一條荒蕪的便道,坑洼不平,雜草叢生。日前,重慶水務集團遠通科技公司的兩位技術人員盧友杰和李彪,按照工作計劃來到這里對相關設備進行維護。盧友杰和李彪一邊清理兩旁的雜草,一邊小心翼翼地向前挪步。
到達遙測點,兩人已汗流浹背,顧不得擦汗,兩人合力把一根長長的管子插進井下,過一陣再取出來對比水位讀數。隨后,盧友杰打開了遙測箱,檢查里面的探測讀數是否與水池內實際一致。

自動化信息化運維人員通過測控終端設備檢測水位是否正常。工作人員檢測自來水流量壓力。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遙測點的傳感器在野外使用久了難免會出現故障,特別是夏天溫度高,故障可能性增大,需要我們人工定期巡查、維護校準。”盧友杰指著顯示器介紹,目前管道的瞬時流量為760立方米/小時,比平常稍微大些。如果流量過高水廠就會進行調節,保障各區域供水量的均衡。
壓力變送器顯示的讀數是0.86MPa。“這個水壓是正常的。”李彪告訴記者,水壓低了會影響市民正常用水,水壓高了會破壞管道,一旦發現異常他們會立即報告給水務集團應急指揮中心。
涓涓清流的背后,有工作人員的默默付出,也有科技的助力。今年以來,水務專業技術人員針對遙測點相關設備實施預檢、巡檢和維修作業3200余次,保障城市安全供水保障體系正常運轉,市民用水無憂、安享清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