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區地下水管理權限分散在不同的部門,部門之間職能交叉尚未形成優勢互補的監管格局。同時,各部門按照不同行業要求開展地下水水質監測,監測點位布設、監測方法和執行標準尚未統一。”今年,農工黨寧夏區委會提交《關于加強我區地下水資源保護的提案》提出,由于缺乏系統全面調查,全區地下水資源狀況、開發利用和影響因素以及變化發展趨勢缺乏權威資料,家底不清、多頭管理等現狀難以適應新時期地下水資源保護的要求。
“2021年12月1日出臺的國家《地下水管理條例》做出了一系列理念創新和制度安排,對于強化地下水管理,防治地下水超采和污染,保障地下水質量和可持續利用,推進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據。”農工黨寧夏區委會相關負責人建議,相關部門要認真貫徹地下水管理條例,落實地下水管理責任,加強協調配合,推動監測設施和基礎數據共享,健全跨部門、區域的地下水資源保護議事機制,定期開展地下水資源變化趨勢分析預測和水質應急預警、風險防控研判,建立地下水管理聯動協調機制。要加強現有地下水環境監測井的運行維護和管理,構建以城鄉供水水源地、典型加油站、工業聚集區等主要領域監測為重點,以水文地質單元分區為基礎的全區地下水環境監測網,統一按照國家和行業監測、評價技術規范,定期開展地下水環境監測和環境風險評估。此外,以縣為單元,制定地下水取水總量控制指標和地下水水位控制指標。強化地下水資源剛性約束管理,建立地下水水量、水位管控指標體系,完善地下水監測站網、強化地下水超采治理、推進地下水節約集約利用、推動生態環境、經濟社會發展與地下水資源承載能力相適應。劃定全區地下水禁止開采區、限制開采區,試點征收水資源稅,加強地下水節約利用。
提案還呼吁,要加強部門合作,推動地下水環境保護與水文地質的多學科、多領域融合,運用地下水監測現有成果,進一步綜合分析,摸清和掌握我區地下水主要指標與地質稟賦的相關性,為科學制定污染防治政策提供依據。加快研發地下水污染環境調查、監測與預警技術、污染源治理與重點行業污染修復技術。進一步加強地下水科技支撐能力建設,優化和整合污染防治專業支撐隊伍,開展污染防治專業技術培訓,提高專業人員素質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