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習習,大雨忽至。在贛州市信豐縣黃坑口水源工程建設現場,挖掘機、裝載車來回穿梭,工人們冒雨施工,有條不紊,呈現出一派大干快上的繁忙景象。
總投資6.5億元,解決7個鄉鎮、22.7萬人用水難題,信豐人民翹首以盼的水利工程項目——黃坑口水源工程項目,自2022年2月開工建設以來,進展、成效如何?
7月4日,省水利廳“迎接黨的二十大 沿著江河水利行”主題宣傳報道采訪團首站來到贛州市信豐縣黃坑口水源工程建設現場,一探究竟。
黃坑口水庫施工單位負責人鄧雪生介紹,黃坑口水源工程位于信豐縣油山鎮坑口村黃坑口林場附近,座落在贛江流域貢江水系桃江一級支流西河上游,總庫容1191萬立方米,是一座以城鎮供水、城鄉應急備用飲用水源為主、結合防洪等綜合利用功能的中型水庫。
黃坑口水源工程的建設,是群眾迫切需求的重要民生工程,是保障發展、保障城鄉供水安全及防洪安全的需要。筆者了解到,信豐縣油山、大阿、正平、小河、萬隆、西牛、崇仙等7個鄉(鎮)為資源性缺水鄉鎮,嚴重制約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作為縣城供水水源的龍井水庫年缺水量700萬立方米,水源嚴重不足,近幾年縣城供水區內時常發生飲用水限供、斷供現象,供水矛盾日益突出。此外,信豐西河流域為山區丘陵地區,洪水主要有暴雨形成,洪水峰高量大,陡漲陡落,河堤防洪標準低,現狀防洪標準不足5年一遇,流域內洪災頻繁。
鄧雪生介紹,新建黃坑口水源工程可以與縣城供水管網連通,形成東西互補,解決縣城供水不足的問題,以及干旱情形下城區及周邊鄉(鎮)居民基本飲用水問題。還能夠攔蓄西河上游洪水,削減下游洪峰,使西河流域內防洪標準由5年一遇提高到8年一遇,減少沿河村莊的洪澇災害損失。
項目建成后,日供水量可達5萬噸,年售水量達1537萬噸,能夠解決飲水安全保障、農村糧食生產以及城市農村防洪安全的問題,對信豐進一步保障用水安全、助力鄉村振興具有深遠意義。
黃坑口水源工程快馬加鞭推進項目建設,實行縣鎮村三級聯動專班管理,黨員干部帶頭示范,長期駐扎工地一線現場辦公,積極協調土地預審、林業用地等問題,僅用一個多月時間就辦好相關手續,成為“十四五”期間贛州市開工最早的中型水庫。投入資金1.8億元,完成移民61戶256人。目前,工程壩肩開挖已完成70%,正積極推進上壩公路、河流導流等建設,有效吸納當地100多名村民實現就業,現已完成投資1.98億元。
“在省水利廳的指導支持下,信豐縣全力推進水利建設,加大水利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全年在建項目61個,總投資16.5億元,今年在建投資項目是前十年投資的總和。下一步,我們將一張藍圖繪到底,加快水利工程項目的建設步伐,積極推動水利高質量發展,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信豐縣水利局黨組書記、局長肖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