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级爽快片淫片高清特级_日韩中文字幕网_国产视频在线免费观看_好男人资源在线观看高清社区

歡迎光臨水表信息網!
行業資訊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供水新聞
 
供水新聞

以色列:從“北水南調”到“南水北調”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2-05-25  來源:《環球》雜志  瀏覽次數:398
 

2021年11月22日在以色列里雄萊錫安附近拍攝的索雷克海水淡化廠(無人機照片)

    “過去,我們將大自然視為饋贈者,它能給予我們水資源;現在,我們將大自然視為消費者。”

文/《環球》雜志記者 呂迎旭(發自耶路撒冷) 編輯/姚依娜

 

  加利利湖(也稱加利利海)是以色列著名的旅游景區,面積約為中國云南滇池的一半。該湖位于以色列東北部,曾經是以色列的主要淡水水源,被譽為“生命之水”。

  近年來由于全球氣候變暖、降水減少等原因,加利利湖水位多次急劇下降,一度降至“黑線”。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以色列這一天然水源將遭到威脅,并可能產生嚴重生態災難。

  為了拯救加利利湖,以色列計劃一反之前的做法,從“北水南調”改為“南水北調”,用人工淡化的海水“反哺”加利利湖。這一做法在世界上尚屬“先鋒”嘗試,值得關注。

 

“北水南調”

  加利利湖的源頭是約旦河,它與南部的鹽水湖——死海同樣均為內陸湖,既是以色列最大的天然淡水水源,也是全球海拔最低的淡水湖。

  加利利湖曾是以色列主要淡水水源。以色列平均年降水量極度不均,水資源集中在北部和中部,但是農田主要分布在東部和干旱的南部。為了將淡水從加利利湖南輸,以色列政府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投資興建了“北水南調”工程——國家供水系統。

  這一供水系統于1964年投入使用后,每年將加利利湖的淡水輸往以色列中部和南部,甚至到達南部的內蓋夫沙漠地區,讓這一地區發展起生機勃勃的農業。以色列媒體描述,因為“北水南調”工程,以色列首任總理本-古里安讓“沙漠綻放”的夢想得以實現。

  10多年前,加利利湖向以南部每年輸送約4億立方米淡水。但自2005年以色列第一個海水淡化廠開始運行后,以色列逐漸擺脫對加利利湖湖水的依賴,從中抽取用于飲用和農業的水量逐年越少,而淡化海水成了以居民的主要淡水來源。

 

用水自由

  以色列擺脫對天然湖水的依賴,走上“淡水自由”,主要歸功于兩項技術的進步——水循環利用和海水淡化。運用這兩項技術,每年可為以色列生產約10億立方米水。

  目前,以色列每年家庭、農業和工業用水需求總量約為20億立方米。根據以能源部的數據,以色列約85%的廢水都會得到處理,并用于農業灌溉。以色列計劃到2025年底前將這一比例提高到95%。

  同時,以色列建有5個海水淡化廠,平均每年淡化約6億立方米海水。現在,以色列80%的飲用水來自海水淡化。

  另外,以色列還在生活節水方面下足功夫。2007年,以色列在全國安裝了低流量馬桶和淋浴噴頭。

  農業方面,除了大量使用滴灌技術,以政府還提高了農業使用淡水的成本,引導農民越來越多地轉向咸水。

  據《福布斯》雜志報道,當全球水資源短缺迫在眉睫時,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以及投資者來到以色列取經,學習治理干旱的經驗。

 

拯救加利利湖

  雖然以色列不再依賴加利利湖,但它仍然是以北部居民的主要用水來源。并且,根據以色列與約旦達成的協議,近些年來以色列每年向約旦出售約6000萬立方米淡水,這些淡水就來自加利利湖。

  2021年,以色列與約旦簽訂新協議,把每年以色列出售給約旦的淡水量提高到1億立方米,目前尚不清楚這些淡水是否都來自加利利湖。

  除此之外,加利利湖還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以色列國家水利公司發言人利奧爾·古特曼告訴《環球》雜志記者,一旦海水淡化設施出現故障,加利利湖將是以色列的“應急水庫”,重要性不可小覷。

  令人擔憂的是,加利利湖水位已多次出現急劇下降。2001年,該湖水位降至低于海平面214.87米,科學家稱其為湖的“黑線”。

  專家警告,湖水面若低于最低警戒“黑線”,將使加利利湖水體的酸度增加,造成生態危機,進一步影響該地區民生用水供應,甚至連帶影響到約旦河及其下游的死海。

  2013年至2018年以色列遭遇干旱,加利利湖水位處于低位。2017年,以色列不得不從湖中抽出1.7萬噸鹽,以確保低水位不會導致水變得過咸。而這長達五年的干旱,也讓以政府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并制訂了用淡化海水“反哺”加利利湖的計劃。

 

“南水北調”

  2018年,以色列政府批準了一項耗資10億新謝克爾(約合3億美元)的“南水北調”項目,計劃將中部和南部的海水淡化廠處理的海水,通過國家供水系統泵入加利利湖。

  為了將淡化水輸送至加利利湖,需要建造很多的泵站,并鋪設從以色列北部的艾希科爾水處理廠到加利利湖的新管道。2018年6月,以色列議會批準了項目第一階段工程,撥款約1.05億新謝克爾(約合3000萬美元)用于海水淡化、修復溪流以及鋪設通往加利利湖的新管道。

  以能源部能源、基礎設施及水資源司副司長耶赫茲克爾·利夫希茨告訴《環球》雜志記者,截至目前,該項目已進入收尾階段,預計將在2022年底或2023年初完工。預計完工后將有能力把1億立方米的水泵入加利利湖。

  以水務局局長兼董事會主席吉奧拉·沙哈姆指出,實現從“北水南調”到“南水北調”的改變并不復雜。只是改變一下水流方向,將海水淡化廠的淡水通過國家供水系統泵入加利利湖,全程約50千米,不到8個小時就能完成。

  但利夫希茨強調,以色列最近三年雨水充足,加利利湖并不缺水,因此并不會馬上開始注水,“南水北調”具體什么時候實施,要視加利利湖的情況而定,“但是,我們具備了向加利利湖補水的能力。”

 

萎縮的死海

  利夫希茨說,以色列是世界上首個使用人工淡化水“反哺”自然水源的國家。這是一種觀念的改變。“過去,我們將大自然視為饋贈者,它能給予我們水資源;現在,我們將大自然視為消費者。”他透露,經歷了2018年的干旱后,以色列還計劃修復該國北部的5處泉水,使它“反哺”自然。

  談及目前日益萎縮的死海,沙哈姆說,相較于“反哺”加利利湖項目,拯救死海的項目難度更大。應對這一問題,以政府面臨巨大財政缺口。

  死海位于以色列、約旦和巴勒斯坦交界處,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湖泊。因以色列和約旦向約旦河取水供應灌溉及生活用途,死海水位近年來正以每年1米的速度下降。

  沙哈姆說,要想阻止死海水位下降,需要每年向它注入約7億立方米水,每年耗資約7億美元。但以政府財力有限,必須權衡是修路、建醫院、建學校,還是治理死海。目前來看,拯救死海還難以排上優先項。

  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約旦三國2013年12月9日簽署了一份關于鋪設輸水管道以連通紅海與死海的協議。根據該協議,將在紅海與死海之間,經約旦領土鋪設一條約180千米長的輸水管道,并在亞喀巴建造一座海水淡化廠。該項目被稱作“死海-紅海管道”工程。但協議迄今為止也沒有進入實施階段。

  沙哈姆無奈地說,死海恐怕將繼續萎縮下去。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于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行業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