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全面改善就醫環境和診療條件,提升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武山縣不斷加強基礎醫療設施建設,著力推進縣人民醫院異地遷建項目。在切實提高民生項目溫度的同時,滿足群眾多元化健康需求。

5月10日,位于武山縣渭北新區的縣人民醫院整體遷建項目施工現場,塔吊林立,機聲隆隆,數棟高樓拔地而起,工人們正有序進行著砌體工程和屋面工程建設。

“項目于2020年12月開工建設,目前已完成全部主體封頂任務,預計明年8月竣工。”甘肅建投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周恩宇表示,該項目總投資6.34億元,占地面積161.83畝,總建筑面積13.65萬平方米,建設有急診樓、門診樓、醫技樓、內科病房樓、外科住院樓、醫氧站等,規劃床位900張。
“現在,醫院每天的門診量在1000多人/次左右,年門診量在30萬人/次以上,年住院患者2萬多人/次。”武山縣人民醫院副院長馬永勝告訴記者,醫院實際開放床位只有480張,內分泌科病區、骨科病區等一些病區一床難求的現象時有發生。
據了解,始建于1932年的武山縣人民醫院,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民群眾對多元化健康服務的需求,醫院功能布局不合理、基礎配套設施不健全、床位緊張的問題日趨凸顯,醫院現址又位于縣城中心區域,擴展受限。為此,武山縣決定對縣人民醫院進行整體異地遷建,并通過PPP模式加快推進項目建設進度。

項目建成后,將以全新的綜合性三級醫院為標準,在徹底改善全縣醫療基礎設施條件的同時,滿足群眾多元化、多層次、全方位的健康服務需求,促進武山縣形成“大衛生”“大健康”“大發展”新格局。
“新院投入使用后,在醫療設備提檔升級的同時,就診環境會得到徹底改善。”馬永勝說,“下一步,醫院將在引進人才、醫院管理、服務水平等軟件上著力,在提升患者就醫感受的基礎上,努力把醫院辦成政府放心、群眾信賴的高品質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