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去年年底建成投用的百丈河水廠帶來的可喜成果。水廠讓百丈河村村民實現了從有水用到足不出戶用上好水的轉變,也給當地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勁“水動能”。
百丈河水廠是英山縣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的重點水廠之一,日供水量1000噸,惠及包括百丈河村在內的8個村6556人。
在水廠中控室的屏幕上,百丈河監測點的瞬時流量在15立方米每秒上下跳動。不只是百丈河監測點,其他監測點的流量、水質數據等都可以通過供水生產調度系統平臺實時查看。
在水廠供水范圍內,每相隔1至2公里就設有一個監測點,共有9個。廠長肖龍文說,一旦發生爆管情況,監測點出水閥門會自動關閉,限定故障影響范圍,維修人員根據系統派發的短信,可以精準判斷、及時處置供水故障。
在水廠恒壓泵房的出水主管道上,安裝著提供管道數據的電磁流量計,通過供水數據的實時采集、傳遞、分析和處理,可以實現泵站和水池智能聯調、藥劑自動變量投加等。
數字化管理帶來了高效便捷。肖龍文在自己管轄的另外幾個水廠也分別設置了監測點,統一納入供水生產調度系統平臺。肖龍文通過手機,可以同步查看水廠監控畫面和供水數據,還能實現遠程遙控。
百丈河水廠通水近半年,工作人員仍在進一步完善調試供水生產調度系統平臺。英山縣飲水辦黃鎮介紹,他們在設計階段,就對后續如何優化平臺做足了準備。縣飲水辦相關工作人員根據水廠運營維護人員、用水戶及社會有關方面的反饋和要求,在管網中增加傳感設備等硬件,賦予平臺更多數字化管理功能。
英山縣飲水辦負責人方伯營介紹,按照省農村飲水安全保障中心“發揮農村水廠‘后發優勢’”的思路,英山縣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在設計之初,就在農村供水信息化建設和智慧化應用上下足了功夫。
“與傳統水廠相比,我們新建的水廠在制水步驟、程序方面是一樣的,但設備、自動化水平不一樣。”方伯營說。
已經運行一年的西河中心水廠,日供水量3萬噸,供水保證率100%,在自動化制水方面探索出了成功經驗,吸引多地的水廠管理者前來“取經”。
眼下,西河中心水廠正在換裝智能遠傳水表,建設水務信息化數字管理系統。系統將整合用水戶各項數據,再通過微信、短信將各類服務信息發送給用戶。系統投用后,用戶足不出戶,就能用手機辦理查詢、交費等業務。
東河水廠是英山縣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的另一個重點水廠。目前,水廠主體工程建設和供水管道鋪設正在同步推進。“廠區建設已完成60%,管道建設完成90%,預計明年春節前通水。”項目負責人蔣勝說。東河水廠遵循“先進的制水工藝,智能化的管理”理念,建成后將實現智能化啟停控制設備,并在線監測水的色度、渾濁度、pH值(酸堿度)、余氯等。
英山縣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為全縣城鄉供水數據共享奠定了良好基礎。全縣將持續推進以“城鄉集中供水一張圖”為抓手的供水生產調度系統平臺建設,實現供水信息“一屏觀全縣”“一網管全縣”。
這個大山深處有著300多個村莊的縣城,正在快步邁入智慧供水新階段。
省農村飲水安全保障中心副主任熊渤說,按照水利部“需求牽引、應用至上、數字賦能、提升能力”要求,湖北省在農村飲水安全提檔升級工作中,以數字化場景、智慧化模擬、精準化決策為路徑,持續加強農村供水全面感知、實時傳輸、數據分析和智慧應用能力建設。
目前,湖北省正全力推動308座水廠升級生產控制、在線監測、視頻安防、智能收費等系統,力爭早日實現制水24小時管控、服務24小時響應、監管24小時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