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水利部召開的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水利工作協調機制會議上了解到,水利部把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和政治責任,及時建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水利工作協調機制,狠抓生態環境涉水突出問題整改,各項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
緊緊抓住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的“牛鼻子”,水利部推動解決一些關聯性、衍生性和其他生態環境問題。針對2018年至2020年三年生態環境警示片中反映的違規占用岸線、非法侵占河湖水域、河道非法采砂、小水電生態流量不足等涉及水利的問題,水利部組織開展現場核查并實施清單化管理,督促地方逐項制定整改方案,落實責任分工,明確完成時限,加強跟蹤督導,通過召開現場推進會、開展全覆蓋“回頭看”等方式,指導支持地方全力推進整改。截至目前,涉及水利的60個問題中,已完成整改53個,其余7個問題正在抓緊整改。
針對長江經濟帶河湖保護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全面推進專項整治。共排查發現2441個涉嫌違法違規岸線利用項目,2436個已完成清理整治,累計騰退長江岸線158公里;拆除鄱陽湖、洞庭湖非法圍堤59公里,恢復水域面積6.8萬畝。2018年以來開展日常巡查16.3萬次,專項打擊1.12萬次,查獲違法采運砂船4126艘次,處理違法采砂案件2163件。核查整改小水電2.5萬多座,退出3500多座,保留的2.1萬多座電站全部按要求落實生態流量并接入當地監管平臺。組織開展長江經濟帶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督執法專項行動,“十三五”以來查處水土保持違法違規項目1.68萬個。
與此同時,水利部主動作為,加快提升長江經濟帶水安全保障能力。引江濟淮、滇中引水、鄂北水資源配置等重大引調水工程和重點水源工程順利推進。將長江流域107座水工程納入統一聯合調度范圍,強化以三峽為核心的上中游水庫群聯合調度,成功應對歷年多次洪水尤其是2020年流域性大洪水。有序推進長江中下游干流治理,烏江、荊南四河、大寧河等主要支流堤防基本完成達標建設,累計治理中小河流2.54萬公里。推進鄱陽湖區圩堤加固、洞庭湖區圩垸堤防加固、太湖環湖大堤后續等工程,完成13處長江中下游蓄滯洪區安全建設。實施146座大中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安排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和江蘇5省30個重點澇區151個易澇片治理,治理區面積5.5萬平方公里。
堅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提高水資源節約和保護水平。加強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強化取用水監管,長江流域核查登記取水設施近20萬個,取水項目完成整改6.67萬個,流域取用水管理進一步規范。長江經濟帶11省市372個縣(區)達到節水型社會標準。實施長江上中游及三峽庫區、丹江口庫區、洞庭湖、鄱陽湖等重點區域水土流失綜合防治和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十三五”以來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65萬平方公里。
水利部部長李國英表示,要堅定不移抓緊抓好生態環境涉水突出問題整改,追根溯源、舉一反三,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勇于擔當、主動作為,提升長江流域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加快提升長江流域水安全保障能力,更好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