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關注的新會區城鄉供水一體化目前已進入實質性動工階段,近日,由廣東省大澤鎮至司前鎮的供水管網連接工程開始施工,該項工程完工后,可為大澤沿線、司前提供更加安全優質的供水。按照有關規劃,3年內新會區將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的目標。
3年內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
據介紹,目前新會區水源雖較多,但總體情況不容樂觀,主要表現為水庫水量不足,局部出現污染;潭江、西江等則面臨沿流域工業企業迅速上馬,導致水體污染日益嚴重。因此,需對水資源進行規劃保護,按照可持續利用、水質水量并重、統籌兼顧的原則,劃定水功能區并落實保護措施,以逐步改善水環境,同時必須采取合理的價格和行政措施強化水資源的使用和管理。
按有關規劃,近期新會區的管網建設將以會城中心區和10個鎮的管網新增建設和改造為主,并進行供水管網及水廠建設改造,3年內將古兜山脈的水庫水制成合格的優質水,初步實現新會區城區供水一體化,統一管網,統一供水水質、統一水價、統一管理。
將先建設小區分質供水系統
根據規劃,新會將有計劃地加快水廠建設和供水管網改造,調整水源分配和水廠布局以及服務范圍。目前,新會城區及各鎮水廠眾多,但工藝水平不高,不少鎮級水廠甚至常規水處理工藝不完整。因此在建設和規劃時,部分鎮的水廠將可能停止生產,改由相鄰的區鎮水廠供水,對于以古兜山脈水庫為水源的幾個鎮級水廠采用近期如有條件可擴建,遠期逐步廢除代以新水廠的建設思路,對于個別鎮級水廠和會城區內的主要水廠則需進行局部工藝改造,提高水廠自動化水平和出水水質,同時加緊新建和改造城市供水管網,以提高供水水質的安全可靠性。
規劃指出,在自來水近期尚未全面達到直接飲用水標準的情況下,可采取過渡性措施,即先建設小區分質供水系統,將自來水進一步深度處理,形成直接飲用水與生活用水分質、分管的供水體系。建設的思路是先將幾個小區作為試驗區或示范區,檢驗其應用的效果和存在的問題,再總結經驗,逐步向全區城鎮推廣。